腱鞘囊肿是发生在关节或腱鞘附近的囊性肿物,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我们用针刀加埋线治疗,并与针刺治疗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60例,均系我院门诊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针刀组和针刺组。针刀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8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最短20天,病程最长5年。针刺组: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6岁,平均年龄39岁;病程最短15天,病程最长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①青壮年多发,女性多于男性;②常见于腕掌桡侧,肿块呈慢性生长,也可突然发现;③肿块呈半球形,一半病人无不适,一半病人局部胀痛;④张力较大的包块有轻度压痛,肿块与皮肤无粘连,与深部组织附着,活动度不大,有的呈囊性感,有的则质硬;⑤在手掌远端的屈指肌腱处,出现如米粒大,硬如软骨,可轻度压痛。
2.治疗方法2.1针刀组: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戴无菌手套,左手拇指、食指固定囊肿,右手持针刀,刀口线与神经血管走向平行,刺破囊壁,摇大针孔,出针。从四周挤压囊肿,使内容物尽可能排出体外。当囊内容物不能排出时,再一次在原点进针刀,穿透囊肿基底部,而后在囊肿前后左右方向刺透囊壁,每方向各切3~4刀,出针,用手挤压囊内剩余内容物至肿物完全消失,皮肤平复为止。然后用12号腰椎穿刺针,拔出针芯,将医用1~2号羊肠线剪成1.5~2.0cm,置于12号针内,从针孔垂直进针1~2cm,再将针芯送入针内,边推针芯,边退针体,羊肠线便自然置于囊肿内。针孔处贴敷创可贴,局部加压10分钟。2.2针刺组:可用针灸针自囊肿四周围刺,穿通囊壁。留针30分钟,出针后用手在囊肿处加压,揉按,使囊肿变小。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治愈:肿物消失,局部无任何不适感;显效:肿物缩小50%以上,局部无明显胀痛感;好转:肿物略有缩小,局部略有胀痛感;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3.2结果:3.2.1两组疗效比较见下表
表1例(%)
组别针刀组例数30针刺组例数30
痊愈%25(83%)9(30%)
显效%4(13%)7(23%)
好转%1(3%)7(23%)
无效%0(0%)7(23%)
总有效%30(%)23(77%)3.2.2半年后随访,临床近远期疗效比较见下表
表2
组别针刀组例数30针刺组例数30
治疗效果25\4\1\09\7\7\7
有效率%77%
半年后随访24\4\1\17\5\5\13
半年后有效率99%43%
表格经Ridit分析,针刀组的愈显率明显高于针刺组(P<0.01)说明针刀治疗比针刺治疗的近远期效果确切可靠。4.讨论腱鞘囊肿中医称之为“腕筋结”、“筋聚”等。在针刀疗法出现以前,该病的中医治疗以针刺效果最显著,但是存在疗程长,疗效不稳定,且易复发。腱鞘囊肿有三个病理变化过程,其内容物初期为浓稠粘液。中期纤维化,后期钙化。我们治疗的病历都选取该病的初期和中期,针刀对中期的治疗可将内容物切碎,并破坏囊壁,然后局部加压,当即痊愈。而针刺却不及。腱鞘囊肿有易复发的特点,因为其在治疗后由于囊壁的血供丰富,容易愈合,囊液再一次聚集而复发,于是想到采用针刀后加埋线,通过羊肠线防止囊壁在短期内愈合,并且可慢慢软化、分解、液化、吸收。在这一过程,腱鞘可以自我调整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从而疾病痊愈。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治疗好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