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囊肿(cystofsebaceousglands)又称粉瘤或脂瘤,是一种皮脂分泌物储留郁积性疾病。青年人多见。以病损部的黑头粉刺和囊肿感染为主要表现,偶见发生癌变。治疗以抗感染和手术切除为主。
病因
主要为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囊为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泌物,并非真性肿瘤。
机制
组织病理检查可见皮脂腺发生囊性变,囊内充满白色粉膏状的皮脂腺分泌物和破碎的皮脂腺细胞及大量胆固醇结晶,有恶臭味,囊壁外层为纤维结缔组织,内层为上皮细胞构成,囊肿破裂时,周围可出现异物巨细胞。
症状
皮脂腺囊肿好发于头皮和颜面部,其次是躯干部,由于其深浅不一,内容物多少不同,因而其体积大小不等且差距很大,小的如米粒大小,大的如鸡蛋大小,皮脂腺囊肿生长十分缓慢,但患者仍能感到其在逐渐增大。
皮脂腺囊肿多为单发,偶见多发,形状为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高出皮面,一般在1毫米内,表面光滑,推动时感到与表面相连但与基底无粘连,无波动感,皮肤颜色可能正常,也可能为淡兰色,增大过快时,表面皮肤可发亮,有时在皮肤表面有开口,可从此挤出白色豆腐渣样内容物,这个开口即通向皮肤表面皮脂腺的开口所在,开口凹陷系导管长度不足所致,皮脂腺囊肿往往并发感染,造成囊肿破裂而暂时消退,但会形成瘢痕,并且易于复发。
好发部位
多发生于面,前胸,背部和阴囊等处。
(1)1个或多个柔软或较坚实的圆球体,大小不等,小者如豆粒,大者直径可达7~8cm,表面常与皮肤有粘连,基底可推动(图1),表面皮肤上有时可查到一个开口小孔,挤压时有少许白色粉状物被挤出,囊肿可存在多年而没有自觉症状。
(2)病变可单发,偶或多发,数目特别多者称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或称皮脂腺囊肿病。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可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1.皮样囊肿:位于皮下,不与皮肤粘连而与基底部组织粘连甚紧,常长在身体中线附近,好发于眼眶周围,鼻根,枕部及口底等处。
2.表皮样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多因外伤(尤其刺伤)将表皮植入真皮而成,肿物表面常有角质增生,好发于手及足踝等易受外伤和压迫的部位。
3.脂肪瘤:呈扁平分叶状,位于皮下,用手指沿肿物两侧相向推挤局部皮肤,可出现橘皮样征。
治疗
手术是皮脂腺囊肿唯一的治疗方法。手术中应当尽量完整地摘除,如果残留囊壁,则易于复发。如果术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则应首先控制炎症,后期再安排手术。
预防
应特别注意对皮肤的护理要讲究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更衣勤剪指甲。
减少摄取油炸、辛辣、坚果类食品:这一类食物容易激发面疱粉瘤的孳长,所以想减少粉刺、粉瘤或面疱的问题,必须先改变饮食习惯,多喝水且多吃青菜蔬果,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细胞排毒的能力。
并发症
皮脂腺囊肿常发生在头面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且易合并感染,局部出现红肿压痛,甚至化脓溃破,造成囊肿破裂而暂时消退,但会形成瘢痕,影响局部组织的美观和功能。
骨一科(手足显微外科)-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花多少钱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