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预后

22岁男性患双侧阴囊多发表皮样囊肿入院治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

作者:杨婷,文翔,蒋献,医院皮肤科

性别:男

  年龄:22

  病史:因“发现阴囊结节1年余”就诊。

  临床资料:1年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侧阴囊出现绿豆大小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重视,后结节逐渐增大,数目增多,并累及左侧阴囊。病程中无外伤、泌尿系感染、结核、腹盆腔手术史等。患者无类似家族史,个人史、既往史等均无特殊。

  查体:双侧阴囊散在多发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白色结节,边界较清,表面光滑,质中,活动度可,局部皮肤表面无破溃、红肿,皮温不高(图1~2)。

  组织病理检查:皮下见一个0.8cm×0.5cm大小的囊性肿块,包膜完整,内含白色豆腐渣样物。

  诊断:阴囊表皮样囊肿(见图3),双侧阴囊多发表皮样囊肿。

  治疗

  签署激光治疗及麻醉同意书,治疗部位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调整Nd:YAG激光功率30~40w,先汽化囊壁,清除囊内容物,再照射整个囊壁至皱缩发白凝固。患者术中无明显痛感,稍有灼热感,可忍受,嘱患者术后预防感染,勿自行剥离痂皮。

  讨论

  表皮样囊肿是常见的皮肤囊肿之一,但阴囊表皮样囊肿十分少见,且一般多为单侧发病,双侧多发罕见,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见于青中年男性,临床常见无症状的大小不等的结节,不易发现,缓慢生长,超声检查有助于与睾丸表皮样囊肿等相鉴别,但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需与发生在会阴部位的皮脂腺囊肿、钙沉着症、脂囊瘤等鉴别。

  皮脂腺囊肿是由大量皮脂潴留引起,易伴发瘙痒、感染,内容物似牙膏样胶状物,电离子治疗有效;特发性阴囊钙沉着症由不溶性钙盐沉积于阴囊皮肤引起,组织病理学可见真皮内嗜碱性团块状物质沉积,治疗以手术为主;脂囊瘤目前多认为由KRT17基因突变所致,常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组织病理学可见皮脂腺结构,有学者采用微小切口取得良效。

  本文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经过均与文献报道相符,但尚未找到确切病因。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是表皮样囊肿。既往文献报道多采用外科手术切除,但考虑到该患者数目众多,外科手术创伤大,可能会影响美观、功能,有学者报道采用Nd:YAG激光治疗阴囊皮脂腺囊肿取得良效,因此,笔者在排除了恶性肿瘤的情况下,首次尝试应用Nd:YAG激光治疗了较大的几个囊肿,术后1月复诊时见伤口愈合可,未留明显瘢痕,推测可能与治疗数目少、治疗部位皮肤松弛有皱襞、血供丰富易恢复等因素有关;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患者系在校大学生,目前治疗愿望不强烈,嘱其门诊密切随访,如出现不适或是短期内迅速增多,及时就诊。

  双侧阴囊多发表皮样囊肿临床罕见,多数患者会选择至泌尿外科就诊,因此皮肤科医生少有接触,在遇到类似就诊患者时一定要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必要时完善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该病例提示Nd:YAG激光很可能是该病一个较好的治疗选择,治疗时应注意完整的去除囊肿,以减少复发,同时注意治疗参数及位置深浅的选择,尽量避免遗留瘢痕。

长按指纹“识别







































北京皮肤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权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yrmyc.com/jbbfz/5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