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有关Ⅲ度胎盘早剥的描述,正确的是
A.阴道流血量与贫血程度成正比
B.易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C.胎盘剥离面为胎盘面积的1/5
D.出现无原因的无痛性阴道流血
E.一般胎儿存活
例2.初产妇,24岁,妊娠38周。既往血压正常。5天前突觉头痛且逐渐加重。BP/mmHg,双下肢水肿(++)。24小时尿蛋白5g,血细胞比容0.42。此时首选的处理是
A.硫酸镁缓慢静脉注射
B.呋塞米静脉注射
C.硝普钠静脉滴注
D.头颅CT检查
E.立即行剖宫产
例3.初孕妇,26岁。妊娠35周,自觉头痛、视物模糊2周,晨起突然出现持续性腹痛且逐渐加重。腹部检查:子宫板状硬。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先兆早产
B.胎盘早剥
C.急性阑尾炎
D.前置胎盘
E.先兆子宫破裂
例4.女,30岁。已婚。平时月经规律。停经40天,右下腹剧痛4小时伴头晕及肛门坠胀感。查体:BP80/56mmHg,面色苍白,痛苦貌。下腹部压痛及反跳痛(+),尤以右侧为著,肌紧张不明显,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宫体稍大,右附件区触及不规则包块,大小约4cm×3cm×3cm,压痛(+)。血红蛋白g/L。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卵巢滤泡囊肿破裂
B.卵巢黄体囊肿破裂
C.卵巢囊肿蒂扭转
D.输卵管妊娠破裂
E.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
2.该患者简单可靠的辅助检查是
A.腹部X线检查
B.宫腔镜检查
C.腹部CT检查
D.腹腔镜检查
E.阴道后穹窿穿刺
3.该患者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手术治疗
B.中药活血化瘀
C.局部注射甲氨蝶呤
D.对症处理,严密观察
E.肌内注射甲氨蝶呤
例5.女,28岁,停经3个月,早孕反应消失,阴道少许流血2天。妇科检查:宫口闭,子宫如妊娠8周大,质软,双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
1.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腹部CT检查
B.多普勒超声检查
C.B超检查
D.诊断性刮宫
E.血孕酮测定
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完全流产
B.难免流产
C.流产感染
D.稽留流产
E.先兆流产
3.该患者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继续观察1周
B.孕激素保胎治疗
C.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
D.雌激素治疗后刮宫
E.孕激素治疗后刮宫
题目解析
例1:胎盘早剥主要表现为妊娠20周后有痛性阴道流血。III度胎盘早剥,剥离面积超过胎盘面积1/2,由于缺氧严重,胎儿常死亡;患者可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因此阴道流血量与贫血程度不成正比;胎盘早剥常并发DIC,故选B。
例2:患者出现持续加重的头痛、BP/mmHg、24小时尿蛋白5g,符合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此时可给予酸镁静推,预防其发展为子痫,故选A。
例3:妊娠期间出现头痛、视力障碍、腹痛,考虑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妊高症孕妇服出现腹痛、子宫板状硬,最可能的诊断为胎盘早剥(III度),故选B。
例4:停经后剧烈腹痛、伴肛门坠胀感、检查发现一侧腹部压痛、宫颈举痛,考虑输卵管妊娠破裂并腹腔内出血可能性大;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首选简单的辅助检查为阴道后穹隆穿刺,如抽出不凝血液可证实诊断;患者血压低、血红蛋白低、有休克表现,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故答案为D、E、A。
例5:停经后阴道流血,考虑为流产,首选检查为B超检查;患者早孕反应消失,子宫大小小于停经周数,宫口闭合,最有可能的诊断为稽留流产;稽留流产治疗时应在使用雌激素后再行引产或刮宫,故答案为C、D、D。
知识点详解
一、流产
1.概念
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前者称为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或者之后者称为晚期流产。
2.病因
(1)胚胎因素:胚胎或胎儿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
(2)母体因素:母体生殖器官异常(如宫颈功能不全、宫颈内口松弛)多引发胎膜早破而发生晚期自然流产。
(3)父亲因素。
(4)环境因素。
3.临床类型及临床表现
(1)流产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停经后阴道流血和腹痛。
(2)自然流产的主要类型及临床表现如下:
(3)特殊流产类型包括:
①稽留流产:胚胎胎儿已经死亡而未能及时排出。表现为早孕反应、胎动、胎心消失,子宫较停经周数小,可有阴道流血和腹痛,宫颈口未开。
②复发性流产:指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
③流产合并感染:常为厌氧菌及需氧菌混合感染。
4.诊断与鉴别诊断
(1)流产的诊断通过询问病史多可初步诊断,确诊通常首选B超检查。
(2)自然流产应与异位妊娠、葡萄胎、子宫肌瘤等鉴别,确诊为流产后应鉴别流产类型。
5.处理
(1)先兆流产者应卧床休息,禁性生活,黄体功能不全者可肌注黄体酮,治疗2周后复查B超,如无好转则应终止妊娠。
(2)难免流产一经确诊应尽快使胚胎及胎盘组织排出,早期流产可行清宫术,晚期流产可使用缩宫素,必要时行刮宫术。
(3)不全流产一经确诊应尽快行刮宫术或钳刮术清楚宫腔内残留组织;大量出血休克时应同时输血输液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4)完全流产者如B超检查证实宫腔无残留物,无感染征象者无需处理。
(5)稽留流产者应注意患者凝血功能,防止DIC发生,可行刮宫术或药流。
(6)复发性流产者应进行染色体检查及遗传咨询。
(7)流产合并感染治疗原则为先控制感染,后清除宫腔内残留物,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刮宫,不可用刮匙全面搔刮宫腔以免造成感染扩散。
二、早产
1.概念
(1)早产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者。
(2)早产娩出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体重为0~g。
2.病因
(1)自发性早产:高危因素有早产史、先兆流产史、宫内感染史、生殖器官异常者及吸烟等。
(2)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最常见病因的是绒毛膜羊膜炎。
(3)治疗性早产:因母体或胎儿健康原因不允许继续妊娠于37周前终止妊娠者。
3.临床表现
早产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子宫收缩,其过程与足月临产及分娩类似。
4.诊断与鉴别诊断
(1)早产临床的诊断标准包括:
①出现规则宫缩(20分钟≥4次或60分钟≥8次)伴有宫颈进行性改变;
②宫颈扩张1cm以上;
③宫颈展平≥80%。
(2)先兆早产:是指有规则或不规则宫缩,伴有宫颈管的进行性缩短。
(3)早产诊断一般不困难,应与妊娠晚期出现的生理性子宫收缩相鉴别。
5.治疗与预防
(1)早产的治疗原则是如果胎膜完整,在母胎情况允许时尽量保胎至34周;若胎膜已破,则早产不可避免,应设法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2)治疗措施包括卧床休息、34周前用地米促进胎肺成熟、抑制宫缩(硫酸镁)、控制感染等。
(3)终止妊娠的指征包括:
①宫缩进行性增强治疗无效者;
②有宫内感染者;
③继续妊娠对母体危害大于胎儿受益时;
④孕周达34周无母胎并发症者应停止治疗顺其自然。
(4)早产的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加强管理、及时干预等。
三、过期妊娠
1.概念
平时月经周期规则,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尚未分娩者称为过期妊娠。
2.病因
(1)雌、孕激素比例失调;
(2)头盆不称;
(3)胎儿畸形;
(4)遗传因素。
3.病理
(1)胎盘功能可正常也可减退。
(2)羊水,妊娠42周后羊水迅速减少,可减少至mL以下,羊水粪染率明显增高。
(3)胎儿可正常生长,也可出现巨大儿、胎儿过熟综合征及胎儿生长受限等。
4.诊断
通过准确核实孕周诊断,确定胎盘功能是否正常是关键。
5.对母儿的影响
(1)对围产儿的影响除胎儿过熟综合征外,发生胎儿窘迫、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概率明显增加。
(2)过期妊娠分娩时易发生产程延长和难产,明显增加手术率及母体产伤。
6.治疗与预防
(1)处理原则是在妊娠41周以后应考虑终止妊娠,尽量避免过期妊娠。
(2)终止妊娠指征:
①宫颈条件成熟;
②胎儿体重≥g或胎儿生长受限;
③12h胎动10次,或NST为无反应、OCT阳性或可疑;
④尿E/C比值持续低值;
⑤羊水过少和(或)羊水粪染;
⑥并发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
四、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为例)
1.病因
(1)输卵管炎症是输卵管妊娠的主要病因。
(2)其他病因包括输卵管妊娠史、手术史、输卵管发育不良、辅助生殖技术等。
2.病理
(1)输卵管妊娠流产和破裂
(2)发生输卵管妊娠时子宫增大变软,月经停止,子宫内膜蜕膜化,无绒毛结构产生。
3.临床表现
(1)症状
输卵管妊娠的典型症状为停经后腹痛与阴道流血。
(2)体征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者阴道后穹隆饱满有触痛,有宫颈举痛或摇摆痛,内出血较多时子宫有漂浮感。
4.诊断与鉴别诊断
(1)输卵管妊娠的诊断金标准是腹腔镜检查,输卵管妊娠破裂疑有腹腔出血的患者首选辅助检查是阴道后穹隆穿刺。
(2)输卵管妊娠需与流产、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输卵管炎、急性阑尾炎等进行鉴别。
5.处理
(1)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输卵管妊娠、要求保存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
(2)手术治疗
①手术适应征包括: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腹腔内出血征象者、诊断不明确者、异位妊娠有进展者、药物治疗有禁忌者等。
②保守手术保留患侧输卵管,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特别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病变者。
③根治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内出血并发休克的急症患者。
五、妊娠期高血压病
1.概念与分类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分娩后症状随之消失。
(2)分类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以及慢性高血压病发子痫前期和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
2.高危因素、病因
(1)妊高症的高危因素主要有高龄孕妇、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抗磷脂综合征、多胎妊娠、肥胖、子痫前期病史及家族史等。
(2)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炎症免疫过渡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营养缺乏、胰岛素抵抗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3.病理生理
妊高症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孕妇全身小血管痉挛,内皮损伤及局部缺血,各系统脏器灌流减少。
4.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分类与临床表现如下:
5.诊断与鉴别诊断
(1)妊高症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头痛、视力障碍、上腹不适等)、临床表现(血压、蛋白尿、水肿等)及辅助检查(血液检查、B超、眼底检查等)。眼底检查可了解视网膜小动脉痉挛情况,反应本病的严重程度。
(2)子痫前期应与慢性肾炎合并妊娠鉴别。
(3)子痫应与癫痫、脑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鉴别。
(4)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为:下列标准至少一条符合者即可诊断
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视力模糊、头昏头痛;严重者神志不清、昏迷等。
②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破裂症状:如上腹部不适,右上腹持续性疼痛。
③肝细胞损伤的表现:血清转氨酶升高。
④血压改变: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mmHg。
⑤尿蛋白≥5g/24h,或间隔4小时两次尿蛋白(+++)。
⑥血小板减少:×/L。
⑦肾功能异常:尿量mL/24h或17mL/h,或肌酐>umol/L。
⑧肺水肿。
⑨脑血管意外。
⑩血管内溶血:贫血、黄疸或乳酸脱氢酶升高。
?凝血功能障碍。
?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
6.对母儿的影响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造成母体全身小血管痉挛,减少各系统脏器血液,可引起脑部、肾脏、肝脏及心血管等脏器损伤。
(2)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可导致胎盘灌流下降,是胎盘功能受损,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甚至发生胎儿死亡。
7.治疗与预防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有:休息、降压、解痉、扩容利尿及终止妊娠。
(2)孕妇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mmHg必须进行降压治疗,常用降压药包括拉贝洛尔、硝苯地平、肼屈嗪等,为保证子宫胎盘血流灌注,血压不可低于/80mmHg。
(3)硫酸镁是子痫治疗的一线药物,也是重度子痫前期预防子痫发作的预防用药,硫酸镁的使用可造成中毒(中毒首要表现为膝反射消失),使用硫酸镁必备条件为:
①膝腱反射存在
②呼吸≥16次/分
③尿量≥mL/天
④备有10%葡萄糖酸钙;发生硫酸镁中毒时及时停用硫酸镁并静脉缓慢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
(4)子痫前期患者不主张常规应用利尿剂,仅当患者出现全身性水肿、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不全、急性心力衰竭时可酌情使用呋塞米等快速利尿剂。
六、妊娠剧吐
1.概念
(1)孕妇妊娠5~10周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在排除其他疾病引发的呕吐,体重较妊娠前减轻≥5%,体液电解质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需住院输液治疗者称为妊娠剧吐。
(2)妊娠剧吐病因不明,可能与hCG水平升高有关。
2.临床表现
(1)停经40日左右出现早孕反应,逐渐加重直至频繁呕吐不能进食。
(2)严重呕吐引起失水及电解质紊乱。
(3)脂肪动员,丙酮聚积,代谢性酸中毒。
(4)体重减轻,尿量减少,严重时血压下降,可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
3.诊断与鉴别诊断
(1)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不难确诊,诊断至少应包括每日呕吐≥3次,尿酮体阳性,体重较妊娠前减轻≥5%。
(2)主要与葡萄胎、肝炎、胃肠炎等相鉴别。
4.治疗
妊娠剧吐患者应住院治疗,禁食,根据失水量及电解质紊乱情况酌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生素可减轻妊娠恶心、呕吐。
七、胎盘早剥
1.概念
妊娠20周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
2.病因
(1)血管病变,妊高症引起的孕妇全身血管病变可累及底蜕膜螺旋小动脉,妊娠子宫压迫导致静脉淤血等。
(2)胎膜早破、双胎妊娠第一胎娩出后导致宫腔压力骤减,胎盘错位剥离。
(3)高龄孕妇、经产妇、吸烟、滥用药物、机械性损伤等也可导致胎盘早剥。
3.病理
(1)胎盘早剥主要病理改变是底蜕膜出血并形成血肿,使胎盘从附着处分离。
(2)可分为显性剥离、隐性剥离和混合型出血。
(3)胎盘早剥内出血急剧增多时可发生子宫胎盘卒中,血液侵入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分离,血液侵及浆膜时子宫表面呈紫蓝色瘀斑,称库弗莱尔子宫。
4.临床表现
胎盘早剥可分为3度,其临床表现如下
(1)I度,胎盘剥离面积小,以外出血为主,多无贫血,腹痛无或轻微,子宫软,大小与妊娠周数相符,胎位清,胎心正常。
(2)II度,胎盘剥离面1/3左右,阴道流血无或少量,阴道流血量与贫血程度不符,常有持续性腹痛,子宫大于妊娠周数,胎盘附着处有压痛,胎位可扪及,胎儿存活。
(3)III度,剥离面积超过胎盘面积1/2,出血和腹痛等症状加重,可有休克症状,子宫硬如板状,宫缩间歇不松弛,胎位扪不清,胎心消失。
5.诊断与鉴别诊断
(1)辅助检查首选B超。
(2)I度胎盘早剥主要与前置胎盘,II、III度胎盘早剥主要与先兆子宫破裂相鉴别。
6.并发症
(1)DIC,胎盘早剥是妊娠期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
(2)产后出血。
(3)羊水栓塞。
(4)急性肾衰竭。
(5)胎儿宫内死亡。
7.对母儿的影响
(1)胎盘早剥可使剖宫产率、贫血、产后出血率、DIC发生率升高。
(2)胎盘早剥出血可引起胎儿急性缺氧,并使新生儿窒息、早产及胎儿死亡率明显升高。
8.治疗
(1)胎盘早剥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识别、积极处理休克、及时终止妊娠、控制DIC、减少并发症。
(2)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终止妊娠方式
①I度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估计短时间内可结束分娩者可选择阴道分娩。
②剖宫产适用于:I度患者出现胎儿窘迫、II度患者短时间内不能结束分娩、III度患者病情恶化胎儿已死及破膜后产程无进展者。
(3)处理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肾衰竭等并发症。
点击最下面的阅读原文,下载执考复习利器「掌上题库」App,随时随地刷题涨分。
执考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