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艾灸(一)基础知识
一起学艾灸(二)艾灸的禁忌
一起学艾灸(三)艾灸的准备工作
“一起学艾灸“系列,小编会整理出10个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今天讲的是妇科疾病的艾灸方法。
(十四)艾灸治疗妇科疾病
俗话说,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由此可见妇科疾病病因之复杂、治疗过程之曲折。妇科疾病的反复发作或者久治不愈,跟日常很多不良生活习惯、患者情志、身体免疫力等息息相关。妇科病看起来难治,但是若用艾灸来治疗妇科病,却简单又有效!
妇科病都有哪些呢?阴道炎、膀胱炎、盆腔炎、输卵管炎、附件炎、宫颈炎、卵巢炎(早衰)、白带异常(有异味)、外阴瘙痒、尿道炎、腺肌症、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其它附件囊肿、恶性肿瘤、宫寒、痛经、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健康的子宫需要血液的供养,人体的五脏六腑生化的气血通过“带脉、任脉、冲脉、督脉”源源不断的供给给子宫,滋养子宫。也就是说:子宫的气血充盈,生殖系统就健康!
跟血有关的都有哪些呢?
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肾气充盈,天葵至,女子才会来月经;
心为君主之官,主血,将气血运送到全身;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除了跟胃一起有生血的作用,还对血有收摄控制的作用;
肝主藏血,还有控制血量的作用。
因此“子宫”的健康跟“肾、心、脾胃、肝”有直接关系!
跟子宫直接发生关系的经络有哪些?
跟带脉、任脉、冲脉、督脉有直接关系,而以“冲脉”为主,因为冲脉为“五脏六腑之海”也叫“血海”;“任冲”二脉,起于“胞中”;穿腹部而过;实际上督脉也起于“胞中”。这3调经络又相较于“会阴穴”
肾经与任脉相交于腹部的“关元穴”,关元穴又是强心的大穴;肾经和冲脉在腿部合并后,路过“三阴交”。
肝经与任脉交会于腹部的“曲骨穴”,又与督脉交会于头顶的“百会穴”,与冲脉交会于“三阴交”;
脾经与任脉交会于腹部“中极穴”,又与冲脉交会于“三阴交”;
胃经与任脉交会于“承浆穴”,与冲脉交会于腹股沟的“气冲穴”
引起带下病的主因是湿邪;脾又主运化水湿之气,如果脾的功能足够强大,可以将湿邪轻松代谢掉,妇科也不会有问题!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还有收摄控制血的作用。如果脾虚了,生血的能力就弱,就会血虚;控制血的能力也会弱,月经就会忽多忽少。
而调脾胃最好的穴位就是,任脉上的中脘穴、肚脐;和胃经上的足三里。肚脐还是全身湿邪的大本营!
跟子宫关系还紧密的一个部位就是我们的屁股,而屁股又是全身寒邪的大本营!屁股上面的八髎穴,临近子宫,也是盆腔器官的神经血管的汇聚之处;因此也是我们艾灸驱寒除湿治疗妇科病的要穴。
理解了上面的内容,接下来就简单了,大部分妇科疾病都可以艾灸这些穴位。
腹部的中脘、肚脐、气海、关元、中极、归来、曲骨、子宫
腰部的脾俞、肾俞、八髎
腿部的足三里、三阴交
腹部、腰部穴位在艾灸时,最好准备多孔艾灸盒或者联排艾灸罐,可以同时艾灸。腿部的单穴可以用单孔艾灸盒或者随身灸,也可以手持艾条悬灸。
除了上述妇科病的艾灸方法外,还有三个特例需要强调下:
1、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多由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虚损,或多产、难产、产时用力过度,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等,损伤胞络及肾气,而使子宫失于维系所致。
艾灸取穴:百会、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时间:百会可以艾条悬灸,每次艾灸10分钟,每天一次。其余穴位艾条悬灸,每穴15分钟左右,使用艾灸仪器的话,时间适当延长。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温热舒服的感觉,7天一疗程,休息1-2天,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2个疗程。
2、血崩
血崩是中医的名称,是形容月经过多或非时而下,像河流决堤,崩泻而下,凡功能性子宫出血、生殖器炎症、肿瘤等妇科疾病均可出现这一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持续数十天出血不止,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和全身无力等一系列严重贫血症状。
艾灸取穴:隐白穴
时间:艾条悬灸,每穴15分钟左右,以隐白穴周围皮色转红有热感为止。每日可灸3~4次,待出血停止后可再继续灸1~2天,使疗效更为巩固。
艾灸隐白穴治疗血崩虽然疗效显著,但当患者出血量较大,病情危急时,医院。
3、外阴瘙痒
各种妇科炎症引起的外阴瘙痒、有异味,都可以采取坐熏疗法,效果不错。大家可以看脉脉艾灸之前的文章:自制坐熏凳,享受坐熏的诸多好处!
本文内容还有不全,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了,各位艾友可以通过本文内容自己多加琢磨,灵活掌握,所谓万变不理其中。
SEO/SEO主管北京治白癜风的费用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