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预后

基层常见病,不用药,这样也可以搞定

在基层医疗当中,对于一些常见病的治疗,除了用药之外,还可以用针灸、推拿、刮痧等治疗方法,它们简便、安全、有效,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来看看哪些常见病可以不用吃药就搞定。

感冒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偏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麦粒肿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

急性结膜炎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

牙痛

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

急性咽痛

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

落枕

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

按摩:疼痛部位。

刮痧:疼痛部位。

急性胃痛

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

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

刮痧:背部取穴为脾俞、胃俞;腹部取穴为中脘、天枢;上肢部取穴为内关、手三里;下肢部取穴为足三里。

痛经

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

艾灸:关元、中极。

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

急性腰扭伤

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

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

刮痧:疼痛部位,委中。

腱鞘囊肿

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

围针刺法:囊肿局部。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

阿是穴围针加灸。

足跟痛

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

腮腺炎

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

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

肩周炎

针灸治疗

取穴:条口透承山、肩髃、肩髎、肩前、曲池、外关、合谷。

操作方法:取俯卧或坐位,取对侧条口向承山方向透刺1.5~2.0寸,行大幅度提插捻转手法,使之出现强烈针感,并嘱患者抬举活动患肩,行针3~5min,常获良效。

取俯卧或坐位,使肩关节充分外展,肩髃、肩髎分别向极泉方向透刺1.5~2.0寸,肩前直刺0.8~1.2寸,三穴均达明显的针感;曲池直刺1.0~1.5寸,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针刺得气后,持续捻转,力求针感向肩部传导。诸穴均取患侧,每日治疗一次。

刮痧治疗

颈部(哑门、风池、大椎)、肩背部(肩井、天宗)、胸部(中府、云门、缺盆)、上肢部(肩贞、外关、曲池、合谷)、下肢部(足三里、条口)。

颈椎病

针灸治疗

取穴:病变颈椎夹脊穴2~3个,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中渚。

操作方法:取俯卧位或坐位,颈部夹脊穴直刺0.8~1.2寸。肩髃、曲池直刺1.0~1.5寸,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中渚直刺0.3~0.5寸,诸穴尽量使针感向远心端放射。留针20~30min,中间行针1~2次,每日治疗一次。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根性坐骨神经痛

针灸治疗

取穴:依次取腰椎间盘突出节段的上一椎至下一椎的夹脊穴;

依据下肢疼痛感觉的不同部位配穴,若少阳经出现疼痛,取环跳、风市、阳陵泉、丘墟、足临泣;

太阳经出现疼痛,取秩边、承扶、委中、承山、飞扬、昆仑。

操作方法: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夹脊穴直刺1.5~2.0寸,边刺边问患者感觉,以患者针感下肢有放射麻木感或胀感为度;

秩边或环跳直刺3.0~4.0寸,以患者针感下肢有放射麻木感或胀感为度;

承扶直刺2.0~3.0寸,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飞扬直刺1.0~1.5寸,昆仑直刺0.5~1.0寸,诸穴均力求较强针刺得气感,诸穴均取患侧,留针20~30min,中间行针1~2次,每日治疗一次。

刮痧治疗

腰骶部(命门,患侧肾俞、大肠俞、关元俞)、患肢(环跳、殷门、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悬钟、昆仑等)。

也可以进行推拿治疗。

腰肌劳损

针灸治疗

取穴:主穴:阿是穴、委中、昆仑;配穴: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关元俞、腰眼。

操作方法:阿是穴合谷刺(一针多向透刺),用中强刺激;委中穴可直刺1.0~1.5寸,使局部酸胀或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

昆仑穴直刺,可透太溪或稍偏向外刺,深0.5~1.0寸,使局部有酸胀感并向小趾扩散;

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关元俞、腰眼针感为局部酸胀或向臀部放射。留针20~30min。

刮痧治疗

腰部(疼痛部位、患侧肾俞、大肠俞、关元俞)。

也可以进行推拿治疗。

膝关节骨关节炎

针灸治疗

取穴:梁丘、血海、内膝眼、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鹤顶、阿是穴。

操作方法:取仰卧位,患膝关节腘窝处置一软物使膝关节屈曲,梁丘、血海穴直刺1.0~1.5寸,阳陵泉可向阴陵泉透刺,并使针感向下放射;鹤顶直刺0.8~1.2寸。

内、外膝眼及阿是穴行温针灸,内、外膝眼向中心斜刺0.8~1.2寸,使针感向下扩散,阿是穴毫针刺入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2min;

然后将2cm左右长的艾条置于上述穴位针柄上点燃,至燃尽后取下,更换另一段艾条,每次每穴灸3壮。诸穴均取患侧,每日治疗一次。

中风(脑血管病)后遗症

针灸治疗

取穴:上肢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语言蹇涩、失语加廉泉、通里、哑门;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迎香。

操作方法:取仰卧位,肩髃向臂臑方向透刺1.5~2.0寸,曲池直刺1.0~1.5寸,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环跳直刺3.0~4.0寸,阳陵泉、足三里直刺1.0~1.5寸,解溪、昆仑直刺1.0~1.5寸。

廉泉向舌根方向刺0.5~1.0寸,哑门向喉结方向刺0.5~1.0寸,通里直刺0.5~0.8寸。

也可以进行推拿治疗。

面瘫

针灸治疗

取穴:阳白、四白、下关、地仓、颊车、风池、合谷、太冲。

操作方法:取仰卧位或坐位,风池向对侧眼球针刺0.8~1.2寸,阳白透鱼腰平刺0.5~0.8寸,四白向下斜刺0.5~0.8寸;

下关直刺0.8~1.2寸,地仓与颊车穴相互透刺1.0~1.5寸,合谷直刺0.5~1.0寸,行均匀捻转手法,促使针感向上传导,太冲直刺0.5~0.8寸。

翳风穴艾条温和灸30min/次,每日1~2次。

三叉神经痛

针灸治疗

取穴:额部痛取头维、阳白、太阳;上颌痛取四白、颧髎、下关、地仓、迎香;下颌痛取夹承浆、颊车、下关、翳风;以上各不同部位均取内庭、合谷。

操作方法:取仰卧位或坐位,头维向上平刺0.5~0.8寸,太阳直刺0.5~0.8寸,阳白透鱼腰平刺0.5~0.8寸,有麻电感传至眼及前额为佳;

四白向下斜刺0.5~0.8寸,下关直刺0.8~1.2寸,有麻电感传至上唇及上齿部为佳,地仓与颊车穴相互透刺1.0~1.5寸,夹承浆向前下方平刺0.5~0.8寸,有麻电感传至下唇及下齿部为佳;

合谷直刺0.5~1.0寸,行均匀捻转手法,促使针感向上传导,内庭直刺0.5~0.8寸。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些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yrmyc.com/jbyf/1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