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预后

造成误诊的原因有:结节型乳房结核

b超:乳腺癌病人的肿块中央很少有中央液化的表现。

乳房结核于1829年首先由cooper报道,至1985年为止,在西方医学界的文献中仅报道了500多例,多数为全身播散性结核感染的局部表现,少数为原发性乳房结核。本病在欧美国家属罕见病,但在南非及印度则较为常见,可能与当地的营养、卫生和环境有关。最近国内报道也不少,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2%。多次妊娠与哺乳者发病率略高。5%的病例可合并乳腺癌。

[治法]:疏肝理气,化瘀散结,解毒夏枯草12浙贝12丹参10山甲8柴胡10法夏10皂角刺12生地15云苓18陈皮6青蒿10地骨皮9党参12黄芪15

病理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手段。术中应作冰冻切片检查,以避免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根治术。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表现也常与乳房结核相混淆。主要依靠溃疡边缘的病理检查、窦道分泌物寻找抗酸杆菌及结核菌培养。

细针穿刺及细胞学检查:可以排除乳腺癌,部分病例可由此抽得脓液。此外还可以作脓液结核菌涂片及接种,也可作结核菌培养,有助诊断。

[病因]:当全身健康状况或免疫功能低下时,如严重的营养不良、外伤等,均易导致结核菌的感染。结核菌感染的来源为:全身性播散性结核,如肺粟粒性性结核经血运播散而发生乳房结核。由纵隔、锁骨上下淋巴结、腋淋巴结等结核感染,逆行侵及乳房。邻近组织、器官结核感染的直接蔓延,如肋骨、胸壁结核等。直接感染,可自乳房皮肤伤口及扩张的乳腺导管开口处直接感染。

[诊断和鉴别诊断]:凡中、青年女性出现乳房肿块,反复感染或脓肿形成,有自行溃破或经久不愈的窦道,或伴有全身性毒血症表现,如低热、体重下降、乏力等,均应考虑有乳房结核的可能。但文献报道,正确诊断率很低,约70%病例被误诊为乳腺癌,甚至有个别病人遭受了乳房根治术及化疗之苦。造成误诊的原因有:结节型乳房结核,临床表现极象乳腺癌。发病年龄虽有差别,但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首先应予以鉴别的是乳腺癌,后者发病年龄较达,乳房肿块较硬,边界不清,乳头内陷及皮肤“橘皮样”改变多见。但仍需[借助以下手段进行鉴别]:

x线检查:多数病例可发现身体它处得结核病灶,如肺结核等。乳房摄片可见边界欠清得肿块伴有片状钙化,与乳腺癌的沙粒状钙化不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yrmyc.com/jbyf/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