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巧克力囊肿(chocolatecystofovary)又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受体内女性激素的影响,每月脱落一次,形成月经。如果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异位囊肿。而患者则会出现痛经、性交疼痛、不孕及月经失调等表现。那么我们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来讲讲巧克力囊肿是这么回事?
有位患者希希,喜欢吃巧克力,却不敢吃。只因为她在检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卵巢上面,长了个“巧克力囊肿”。
希希拿着B超单问程亚辉院长:程院长,我这个囊肿到底是怎么回事?自从发现长了这个东西,我都好久没吃巧克力了,连最喜欢的巧克力蛋糕,巧克力威化,凡是跟“巧克力”有关的东西,我都不敢碰,但是这个囊肿却越来越大了!程院长解释道:巧克力的美味,让很多女生痴迷。而这个听起来好像跟巧克力有着莫大关联的“巧克力囊肿”,实际上跟巧克力真的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巧克力囊肿,并不是你吃巧克力吃得太多了而导致的,也跟你吃的巧克力威化,巧克力冰淇淋没有任何的关联。出现这种囊肿的根源,是另外一个常见的女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我们都知道,子宫内膜本来应该老老实实在子宫腔里面呆着,如果没怀孕,那么在激素的作用下,它们会每个月坏死脱落更新一次。如果怀孕了,它们就好像是妊娠囊的厚厚棉被,让妊娠囊着床生长发育,最终胎儿成熟分娩。但是如果这个子宫内膜,它并不老老实实在宫腔里面呆着,随着经血逆流,或者其他的一些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跑到了新的地方安营扎寨,就成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落脚地方之一,就是卵巢。在新的地方落脚的子宫内膜。虽然搬了家,但是仍然牢记着自己的老规矩。虽然不在宫腔内了,它仍然会受到体内激素的影响,在来月经的时候,会在新的地方发生出血。而反复的出血和粘连,就会形成我们所说的“巧克力囊肿”。“巧克力”其实说的,是囊肿里面残存的陈旧血液,一次一次的反复出血和吸收,血液的颜色变暗,成了暗褐色黏糊糊的液体,变得好像巧克力的颜色一样,于是就有了这个名字。跟巧克力没关系,那跟什么有关系?既然是内膜乱跑造成的,那么自然要预防内膜的乱跑,让内膜想要“移位”,也无计可走。
巧克力囊肿该不该做手术?多数还是需要开刀。当巧克力囊肿长到4-5cm以上、有较严重的痛经明显或不孕,CA15异常升高怀疑癌变,突发腹痛怀疑囊肿破裂等情况下,就需要手术了。首选手术方式为3D可视靶向消融阻断术。术中可以将能见到的内异症病灶清除干净,合并不孕者,还能疏理输卵管,并通液检查输卵管通畅程度。我们还建议手术时对内异症进行rAFS评分与分期,以及生育评分EFI。EFI分数越高怀孕机会越大,术后可以用GnRHa数月后再去备孕,或者直接备孕。有5点可预防巧克力囊肿的发生:1、女性应尽量不做人流术。、经期不要同房。3、月经干净1~天后不要洗盆浴或游泳,因这时宫口仍处于开放状态,易导致感染。4、月经来潮前禁做各种输卵管通畅试验,以免将子宫内膜推注入腹腔。5、防止经血逆流。如果存在先天性的生殖道畸形。比如:阴道闭锁、狭窄、继发性的宫腔粘连、阴道狭窄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在月经期间,最好避免做一些激烈的运动。比如:倒立、长时间骑自行车、同房等,避免在运动的刺激下让破碎的内膜搭上了顺风车。温馨提示:如果出现了巧克力囊肿的问题,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与治疗,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也可扫描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