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预后

浆膜囊性腺肌瘤和腹膜包含性囊肿多囊性盆

多囊性盆腔肿块易被误诊为卵巢恶性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早期常无症状

晚期主要表现为腹胀、腹部肿块、腹腔积液及消化道症状。

部分患者可有消瘦,贫血等恶病质表现。

特点:

病程短,生长快,多为双侧固定,实性或囊实性,表面凹凸不平,结节状,有腹水,多为血性腹水,腹水中可查到癌细胞。

B超检查:

可看到液性暗区内有杂乱的光点,肿块边界不清,内有乳头,乳头内一般可见血流。

恶性肿瘤的肿瘤标记物:

一般是升高的。

多囊性盆腔肿块

临床表现

多因“不孕”,就诊

常表现为腹部肿块双合诊常感觉囊肿大小较B超显示为小,且境界不清,囊肿固定特点:有多年前或幼年期,下腹部手术史或炎症史B超常显示:囊内有光带分隔恶性肿瘤的肿瘤标记物:常见升高。对于多囊性盆腔肿块,在妇科疾病中以粘连性即假性囊肿为多见。但在既往文献和资料中尚未有详尽的叙述和探讨,对其术前很难作出确诊,此囊肿的临床表现和B超图像与卵巢肿瘤甚为相似,临床上多似诊为卵巢肿瘤而行剖腹探查,部分缺乏经验的医生,常采用单纯行囊壁剥离和囊腔闭合术,是造成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两例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研究

病例1

被诊断为:浆膜下

腺肌病性囊肿

病例2

被诊断为:腹膜

包裹性囊肿

病例1病史:44岁,女性,G0P0,曾因AUB,贫血,行腹腔内卵巢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学示:卵巢良性囊肿),子宫内膜活检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采用左炔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来治疗异常子宫出血,随后子宫内膜活检示3个月后恢复正常,不再出现AUB。主诉:3个月前自觉下腹部包块,不伴疼痛。子宫内膜病理活检示:内膜不典型增生复查超声示:6个月后超声示:附件上的肿块轻度增加到了9.3cm,肿瘤扩展到中线的位置,周围可见血管分布。磁共振成像显示:在子宫上子宫壁上方有多层囊性管状结构,右侧卵巢位于管状囊性结构的内侧,有复杂的输卵管积水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像学表现。肿瘤标记物示:CA水平上升而CEA,AFP和HCG升高均不显著。

行腹腔镜探查术

A:多囊性浆膜下囊肿B:右侧卵巢输卵管粘连C:正常的左侧卵巢输卵管D:切除所有浆膜下囊肿后的子宫

术中见:

1.右侧输卵管和大网膜上附着着一个2.0cm大小的卵巢囊肿

2.左侧输卵管和卵巢都正常

行右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浆膜下囊肿切除电灼术

进行浆膜下囊肿的活检

(病理学显示,浆膜下囊肿的囊壁是由子宫内膜腺体上皮构成,并且附着有小型的子宫内膜间质组织的聚集)子宫囊肿的病理学显示为良性的腺肌病样囊肿包括子宫壁,囊肿的囊壁由子宫内膜腺体上皮排列,并且由小的附着在腺体上皮上的子宫内膜间质聚集而成,右侧输卵管和卵巢的病理学显示良性的子宫内膜囊肿。

患者术后6个月的超声显示没有腺肌病样囊肿的复发

她在进行LNG-IUS治疗同时也没有任何并发症的发生,除了轻度月经量减少的状况。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转为正常。

病例2病史:50岁,女性,G0P0,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史,病理结果为良性囊肿。主诉:

不孕,月经量少,自觉下腹部包块,不伴疼痛。

超声成像显示:

在子宫前方有一个8.7cmx5.3cm的肿块,与两侧卵巢分离

肿瘤标记物:

CA,CA,CEA,AFP升高都不明显

((矢状位左侧)和(轴位右侧)的核磁扫描显示:骨盆中线,子宫和膀胱的前方和上方的多层囊性病变,囊肿中间有隔层,但是没有固体的成分)。子宫的后方也有囊性的外生型的病变。影像学表现为囊性肿块的腹膜扩散。

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卵巢的切除术和膀胱的腹膜切除术

多个囊性病变出现在子宫的表面和底部

在术中,在子宫的前方和底部,膀胱的腹膜和盆腔的侧壁上都可以见到多囊性的囊肿病变组织,也出现在膀胱的腹膜上,子宫,输卵管,和卵巢都是正常的。

冰冻的腹膜囊肿显示,囊性组织,囊肿的结构由扁平柱状上皮构成,未见明显的恶性。

在手术的过程中,出现了意外的囊肿切开术,进行了膀胱的修补,她带着留置导尿管出院(IDC),两周后进行膀胱造影,显示膀胱的轮廓是正常的,并没有外渗。

组织学显示:A囊性结构石蜡切片的低倍视图,箭头指向柱状上皮,箭头指向扁平上皮B免疫组化的calretinin染色,箭头指向阳性区域,说明有间皮增生的情况发生最后的病理结果显示:囊壁是由弱化性的低柱状上皮构成的,下面是纤维肌肉组织。未见表面的上皮有增生,细胞学异型性或恶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甲状腺型卵泡也没有提示有卵巢间质,免疫组化显示calretinin染色阳性的线性细胞,这些发现都支持良性腹膜包裹性囊肿的诊断。

术后一年的盆腔超声提示无囊肿区域的囊肿复发。

病例1讨论

临床表现

囊性腺肌病的临床特征痛经但是患者也可出现AUB,病例1是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和AUB。

异常子宫出血更可能是由于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可以成功的使用LNG-IUS来治疗。

腹腔内卵巢囊肿手术史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包括激素治疗,相似于腺肌病的治疗和手术切除这些囊肿,可以缓解症状,以排除子宫腺肌病的恶性转换。

患者是年轻女性,有生育要求,腹腔镜切除病变可以做壁内或是浆膜下病变,宫腔镜切除用来考虑粘膜下病变,对于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说,可以考虑全子宫切除术。

辅助检查

磁共振成像显示:

在子宫上子宫壁上方有多层囊性管状结构,

肿瘤标记物示:

CA水平上升而CEA,AFP和HCG升高均不显著。

病理结果

腺肌病囊肿是由子宫内膜上皮和间质排列而成,它们也可以在子宫肌层,粘膜层和浆膜下层中被找到。

病例2讨论

临床表现

腹膜包裹性囊肿,可随骨盆和腹腔的改变来改变大小,充满液体,间皮里可以有良性的肿块聚集。

70.6%的患者都有腹膜受伤史,因此,很多学者认为病理生理学是反应性的起源。

腹腔内卵巢囊肿手术史

治疗方法

腹膜包裹性囊肿通常是诊断的难题因为临床表现和病理学是不同的,在临床表现上,很难和卵巢肿瘤区分开来。因此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解决方法,来帮助病理学诊断。

患者无生育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

辅助检查

影像学表现为囊性肿块的腹膜扩散。

核磁扫描显示:

骨盆中线,子宫和膀胱的前方和上方的多层囊性病变。

子宫的后方也有囊性的外生型的病变。

肿瘤标记物:CA,CA,CEA,AFP升高都不明显

病理结果

良性腹膜包裹性囊肿

腺肌病囊肿和腹膜包裹性囊肿都表现为可疑的盆腔多囊性肿块,并且和恶性肿瘤很相似,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寻常的多囊性腹膜肿块的鉴别诊断,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临床相关性是很重要的。药物治疗有助于治疗腹膜包裹性囊肿,日本的一份病例报告描述了2例患者结合激素药物治疗复发性腹膜囊肿的成功案例,考虑到手术的高复发率和风险,这种慢性疾病的治疗目标应该是通过个性化治疗来达到症状的缓解。由于盆腔多囊性囊肿很像恶性肿瘤因此手术切除都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即使是手术,整体复发率也是28%,单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不伴子宫切除术的复发率最高达50%,因此术后的定期影像学随访十分重要。总结在面对临床上有相似表现或体质患者:

1.详细询问病史及手术史

2.确定在辅助检查中,MRI具有极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3.为每一位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详细制定治疗方案

4.对患者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yrmyc.com/jbzd/3443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