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分享一篇关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的文章,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本文作者:赵成元,喻琳麟,王华
成都市计划生育指导所不孕不育科,四川成都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中药定坤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例因EMT性不孕症(病理分期为Ⅰ-Ⅱ期)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术后采用中药定坤丹口服;对照组46例,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术后给予GnRHa辅助治疗。观察术后6个月的妊娠率及妊娠前3个月的流产率。
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累计妊娠率为67.95%,对照组为28.26%,观察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前3个月流产率观察组7.55%,对照组23.08%,观察组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中药定坤丹联合腹腔镜是治疗EMT性不孕的有效综合治疗方法,可提高腹腔镜术后6个月的妊娠率及降低妊娠前3个月内的流产率。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患者中不孕症的发病率高达30%~50%,而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亦有40%。严重影响育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EMT合并不孕患者治疗目前公认的最佳方法是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辅助用药,西医多采用闭经抑制排卵来达到治疗目的,但并不能解决不孕问题,自年5月-年5月应用定坤丹辅助腹腔镜保守手术后对EMT合并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
选取年5月-年5医院不孕门诊就诊的EMT不孕症患者例,经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后确诊为EMTⅠ-Ⅱ期。年龄22~40岁,平均26.4岁;病程年限1~11年,平均3.2年。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78例,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术后加用中药定坤丹口服;对照组46例,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后给予GnRHa辅助治疗。原发性不孕40例,占32.26%,继发性不孕84例,占67.74%。内异症Ⅰ期44例,内异症Ⅱ期80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孕产次、病程、手术方式和病理分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22~40岁育龄期不孕症妇女,腹腔镜探查和(或)病理诊断为EMTⅠ~Ⅱ期,无子宫肌腺症;临床分期按年美国生育协会修订的EMT分期标准(r-AFS)进行分期;术前查性激素六项中卵泡刺激素(FSH)基础值<10U/L、基础体温呈双相型;男方精液检查正常,无性功能异常;排除合并其他不孕病因的患者;无盆腔炎及腹部手术史。
1.3治疗方法:
腹腔镜手术在月经干净后3~7d内实施,术中全面探查盆腹腔进行临床分期,根据内异症累积情况选择进行粘连分解;异位病灶电凝减灭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监视下给予稀释美篮液经阴道行输卵管通液术,了解输卵管通畅度,对输卵管不通或不畅患者进行输卵管整形术以恢复其功能;最后充分清洗盆腹腔,注入防粘连剂。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组:术后第2天开始服用,一次7克,2次/d,共服15d,下次月经周期第5天再开始服用定坤丹15d。对照组:术后第2天注射曲普瑞林3.75mg,28天1次,连用3次。治疗疗程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观察组患者服药期间如停经验孕阳性者停药,未孕者继续用药,共6个周期。对照组注射曲普瑞林3个月后开始观察,共6个周期。观察指标及实验室监测观察两组6个月的累计妊娠率和妊娠前3个月的流产率;监测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尤其是治疗前后血清CA-测定,以监测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评定治疗效果,及早了解是否复发。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6个月内累计妊娠率及妊娠前3个月内流产率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总累计妊娠率为67.95%(53/78),对照组停药后6个月总累计妊娠率为28.26%(13/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5,P<0.05)。观察组妊娠前3个月内总流产率为7.55%(4/53),对照组妊娠前3个月总流产率为23.08%(3/13)。两组妊娠前3个月内总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P<0.05)。腹腔镜手术后服用中药定坤丹可提高EMT不孕患者的6个月内妊娠率,并有效降低妊娠前3个月内的流产率。
2.2两组患者腹腔镜术后不同时期血清CA-测定术后空腹抽静脉血,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CA-值,并在观察组服用中药定坤丹3个月、6个月各复测1次;对照组停用曲普瑞林后3个月、6个月各复测1次。观察组随着服用定坤丹的时间延长,血清CA-值明显下降,其临床妊娠率有上升的趋势,妊娠前3个月内流产率较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清CA-值有轻度升高,临床妊娠率有下降趋势,妊娠前3个月内流产率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EMT导致不孕的可能机制及治疗方法内异症导致生育力减低、不孕的具体机制至今未明,但盆腔粘连、输卵管的通畅性及捡卵和运输卵子等功能障碍、排卵障碍、卵子质量下降、子宫内膜容受性减低、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异常等,均可导致EMT患者生育力下降甚至不育。腹腔镜手术是EMT不孕患者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不论EMT程度轻重,均有助于消除病灶,重建盆腔的正常结构,恢复盆腔内环境,显著缓解或消除自觉症状,改善生育功能。冷金花等[1]研究显示,早期EMT合并不孕腹腔镜手术治疗有效(OR=1.66,95%CI=1.09~2.51)。临床上手术后多给予患者GnRHa作为辅助治疗,因EMT是一种容易复发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保守性手术只能去除肉眼能辨认的异位病灶,而处于腹膜后、镜下才可见的微小病灶、非典型的病损以及侵袭组织较深的病变,术中往往无法辨认或不便处理而被残留,一旦受激素的影响可继续增殖而导致复发[2]。GnRHa是治疗EMT最有效的药物,使用GnRHa期间卵巢功能暂时抑制,使雌孕激素降低至围绝经期水平从而达到治疗作用,防止复发。但同时干扰了内源性甾体激素的生理平衡及其受体的正常表达,从而影响了子宫内膜的生理调节。子宫内膜在形态、受体及相关因子的表达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不利于胚胎着床。并且在治疗期间延滞了自然妊娠的机会。
定坤丹治疗EMT不孕症的证治规律与方药探讨:EMT患者常有下腹痛、痛经、性交痛、月经不调、不孕等症状。中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痛经”、“症瘕”、“不孕”等范畴。本病的病因病理是“血瘀”和“血瘀肾虚”。祖国医学认为肾主冲任二脉,肾气旺盛,冲任流通,经血通畅月事应时而下,肾阳能够推动五脏六腑气血的运行,对人体血液、水湿、脂肪的运化起着重要作用,若肾虚无力温煦脾气,脾虚日久及阳,久病及肾,气化功能减退,则出现血凝气涩,血不循经,形成离经之血,积聚日久而成癓瘕,阻于胞宫胞络,不通则痛。故肾阳虚为本,血瘀为标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两者互为因果,变生诸症。定坤丹由三十味名贵药材组成,其组方独特,配伍得宜,全方寓补于行,补而不滞。除了有调经活血之效力外,兼有理气、健脾、补血、止血、镇痛、强壮等作用。依据方药的主治,主要对妇女体虚、不孕、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具有较好疗效。其中人参、鹿茸、白芍、熟地黄、当归、阿胶、白术、鹿角霜、三七等补益气血,填精壮阳,疏肝健脾,滋肾阴并养血,使肾气充盛,肝气调达,阴阳平衡故能摄精成孕;方中五灵脂、益母草、红花、茺蔚子、西红花具行气活血化瘀之功效,进而达到逐瘀通经作用,使淤血吸收,粘连软化、包块缩小,患者疼痛减轻。现代医学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又能改善盆腔局部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组织缺氧状态,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利于胚胎的着床。香附、延胡索、柴胡、乌药以理气舒郁调经。方中再配杜仲、川牛膝加强补肾强腰膝作用。全方配伍,正顺应了女性月经周期变化的各个环节,成就了排卵期体内阴阳气血的复杂变化,使排卵顺理成章。据现代药理学证明,鹿茸、鹿角霜等补肾药物能增加垂体、卵巢、子宫的血流量,兴奋卵巢,提高垂体对下丘脑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的反应,分泌更多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又能提高卵巢HCG/LH受体功能;柴胡、白芍、枸杞子可升高子宫雌孕激素受体含量,增加卵巢子宫的血液供应;当归、益母草等活血药物有明显促排卵促黄体功能,这些功能并非作用在生殖腺轴的某一部分,而是一种整体调节作用,增强机体内在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同时改善盆腔微循环,增加卵巢血流量,以促卵泡收缩,从而诱发和促进排卵。定坤丹以祖国中医药理论为依据,百年组方,使肾气阴阳平衡,气血充盛,理气活血,冲任调达,寓补中行,补而不滞,养而不腻,疏而不散,破恶血,养新血、月经舒畅而至,开合有度,必能成孕。侯宵等[3]研究定坤丹有明显的雌激素样活性,促进子宫发育,并能缓解子宫平滑肌收缩;提高卵巢功能,延缓其衰老,提高临床妊娠的成功率;降低全血比黏度及血浆比黏度;而且能明显地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对该药毒理实验研究定坤丹在规定剂量下服用是安全可靠的。文献报道[3],定坤丹可以明显改善排卵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着床,调节雌性激素样作用;缓解子宫平滑肌收缩而镇痛等药理作用。定坤丹用药名贵,处方奇妙,集滋补气血、活血化瘀、理气舒瘀,调经止痛于一体,即能扶正祛邪,又能祛瘀破血,消癓瘕,调气血,缓挛急。通过疏肝补肾,调理气血有效改变盆腔内微环境,并能提高排卵率,改善黄体功能,提高妊娠率。本组资料显示定坤丹对EMT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辅助治疗,可提高术后临床妊娠率,减少妊娠前3个月内的流产率,无药物不良反应,收到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也为腹腔镜术后不愿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监测血清CA-对EMT的意义:CA-是一种来源于体腔上皮细胞的糖蛋白表面抗原,在间皮组织、自间皮组织、米勒管上皮和中肾管旁及其衍生物所发生的肿瘤中表达,是临床上广泛应用卵巢肿瘤标志物,不仅是卵巢上皮的相关抗原,也与EMT有关,在各种体液中都有较高的表达浓度。研究表明[4],血清CA-随着体液中富含CA-组织异常增生而升高,其变化与子宫内膜的发育密切相关,主要是由异位子宫内膜分泌CA-功能增强所引起,在正常情况下,通过腹膜屏障,只有少量CA-抗原自腹膜腔进入血循环,然而由于EMT患者内异病灶种植部位腹膜被损伤,使CA-抗原大量进入血循环,外周血清CA-含量上升。因此监测血清CA-水平可辅助诊断EMT,评价EMT治疗效果,监测复发情况。在临床中笔者观察到,血清CA-水平对妊娠结局有重要参考意义,患者在治疗中血清CA-水平≤10KU/L临床妊娠率较高,妊娠前3个月内流产率低,结局较好。与文献报道相近[5]血清CA-水平≥15KU/L,临床妊娠率有下降趋势,即使妊娠早期流产率也较高。对照组中3例早期流产患者,血清CA-值都在35KU/L以上。从而可以认为动态监测血清CA-水平,不仅可以监测EMT治疗效果和复发,对判断妊娠结局有辅助的指导意义。
上海广誉远国医馆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7号罗斯福公馆一楼南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