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朱某,女,年11月17日出生。
医方:医院,江苏省盱眙县盱城街道洪武大道2号。年3月13日,朱某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异常子宫出血、子宫腺肌瘤、右附件囊肿,失血性贫血。期间需要输血,因医院医护人员在输液清单上填错朱某的血型,将朱某的O型血填写成A型血,输血后造成朱某“急性溶血性贫血”。年3月16日转至医院救治,诊断为:1.急性溶血性贫血;2.急性肾损伤(AKI2级);3.功能性子宫出血;4.子宫腺肌瘤;5.卵巢囊肿;6.慢性失血性贫血;7.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年3月22日行宫腔镜检查术+诊刮术,年4月11日出院,医嘱建议:1、加强营养,适当休息,避免受凉;2、医院复查血常规及肾功能;3、若出现发热、腹痛,阴道流血增多等,随诊。年3月22日,朱某损伤经淮安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为,该病例构成四级医疗事故,医方负完全责任。鉴定指出,医方存在过错:1.采集病史不全面;2.违反《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导致供受者之间血型不一致,受者O型RH(D)阳性,供者A型RH(D)阳性;3.在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后,医方鉴别诊断不到位,处理措施不及时。鉴定分析:根据护理记录记载3月13日18时20分患者开始输血,体温36.6℃,18时28分体温36.7℃,面色潮红,为急性输血不良反应。医方仅予停止输血处理,未做鉴别诊断后仍继续输血,错过了最佳补救时机。20时输血结束,护理记录记载无输血反应,在整个输血过程中医方并未发现输错血型。20时20分患者体温38.2℃,出现胸闷,心慌不适,医方才发现输入A型RH(D)阳性少白悬浮红细胞,予以地塞米松肌注抗过敏、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持续补液等治疗,延误了对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与患者输血后发生的溶血、急性肾损伤有直接因果关系。年8月14日,朱某将医院诉至盱眙县人民法院。年11月6日,朱某损伤医院司法鉴定所鉴定:1.伤残程度鉴定:被鉴定人朱某此次因医疗损害所致损伤不足评残。2.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被鉴定人朱某因医疗损害所致损伤的误工期按90天计算为宜;护理期按60天计算为宜;营养期按90天计算为宜。04盱眙县人民法院认为,公民的生命健康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就本案而言,朱某于年3月13日到医院治疗,诊断为:异常子宫出血、子宫腺肌瘤、右附件囊肿,失血性贫血,期间需要输血,医院医护人员在输液清单上填错朱某的血型,将朱某的O型血填写成A型血,输血后造成朱某急性溶血性贫血的医疗事故。朱某损伤经淮安市医学会鉴定认定:医院在诊治给患者朱某输血的过程中确实存在过错,其过错行为与患者损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医方负完全责任。故医院依法应承担该纠纷的民事赔偿责任。05法院认为,根据医院的过错责任以及与朱某损害后果的直接因果关系,医疗事故责任完全在医方,故依法应由医院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年2月3日,盱眙县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医院赔偿朱某损伤的各项损失计人民币3万元。一审判决后,医方未提起上诉。06医案说法年4月1日起实施的《输血反应分类》,是国家卫生行业(推荐)标准,标准编号为WS/T—。详见:◆收藏︱别再到处找了,你要的“输血反应”“输血并发症”都在这里!《输血反应分类》规定了输血反应的分类,对目前国内发生的、发现的各种输血反应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归类。根据分类,急性/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是指常发生在输血过程中、输血后即刻、或输血后24h内。由于输入血液与患者间的免疫不相容性导致红细胞裂解或/和清除加速。常由IgM抗体引起,多为血管内溶血,最常见于ABO血型不相容输血。本案中,患者朱某系“急性溶血性贫血”,并进一步造成“急性肾损伤”。根据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并且,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本案中,医方在对患者行输血治疗时,医生在输液申请单上填错患者血型,将患者的O型血填写成A型血。输血核对检查的要求环环相扣,而医方在之后一系列的核对工作中均疏忽大意,以致未发现输注错误血型,与患者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有直接关系。此外,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而本案中,患者输血8分钟后,出现面色潮红,已经出现急性输血不良反应。但医方仅予停止输血处理,未做鉴别诊断后仍继续输血,错过了最佳补救时机。并且,整个输血过程持续1个小时40分钟,医方都未发现输错血型。直至2个小时后患者出现体温升高、胸闷、心慌不适,医方才发现输错血,延误了对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与患者输血后发生的溶血、急性肾损伤有直接因果关系。来源:朱某与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一案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意大利:2位同名同姓患者间输血错误致其中一人身亡
◆收藏︱别再到处找了,你要的“输血反应”“输血并发症”都在这里!
◆江西:保胎药开成打胎药涉事医生称“是笔误”!
◆江西:47岁孕妇连吃6天避孕药后出血,院长:发错药了
◆吉林:消炎药开成癫痫药,按医嘱孩子吃了3天18粒!直到双眼失明(短暂)才发现!家长崩溃愤怒!
◆江苏:“甘露醇”错输成“甲硝唑”5岁脑炎患儿输错药后死亡
◆广西:乌龙!医院给女患者输错男患者药水院方:当班护士除名、责任人免职
◆江西:医院!大叔输液到一半发现药竟是别人的?医院回应…
◆判例︱清开灵和利巴韦林混合滴注致患者过敏死亡医生犯医疗事故罪被判刑
◆浙江:艾滋病感染案涉事医学博士被判刑
◆江苏:东台发生丙肝感染事件:确认69例院长分管副院长免职
◆英国:囚犯和吸毒者的血浆制成药物!多血友病人注射后感染艾滋或丙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