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预后

浅谈几门医学基础课的一些学习体会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导语浅谈一下几门医学基础课的一些学习体会,一些不全面的地方请见谅。这篇文章整理的还是比较详细的,分享给大家,以供参考!解剖学:

学校开设的这门课程分为2个部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因为《系解》是医学生接触医学专业的第一门课程,所以开始还摸不到头脑,对着多页的文字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当初没有人指导我(作者)该如何去学,除了理论课,其余时间都是在解剖室看标本。(开始的时候以为不是很重要,后来到学期一半的时候才发现具体讲解知识点都是在这些每次的标本课上,于是后悔莫及!)上理论课的时候经常讲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内容,有很多东西一时理解不了!课下看书复习的时候,总觉得看了又忘,忘了继续看,光是运动系统就看了7遍,感觉内脏学相对简单一些,只看了3遍!另外,《系解》里面还有最大的一部分就是神经解剖,我前3遍都没怎么看懂,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核团和传导系,同学都感觉学起来很吃力,而且神经系统的解剖在我们的考试试卷里占去了大概50%的分数,所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不太理想。

到了第二学期,开设了《局解》,由于吸取了上一学期的教训,更加重视实验课的学习,我们是16人一具尸体,在操作的过程中也记住了许多东西,而且印象比较深刻,顺便还练习了一些器械的基本操作,感觉不错!总结了一下《局解》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仅供参考(可能各学校的教学不太一样):甲状腺的解剖(尤其注意血管和神经)、纵隔(位置和比邻,食管比较重要)、腹壁的层次(重点掌握腹股沟区的层次)、腹部重要脏器的位置、比邻与重要的血供及断层解剖(如胰腺,肝脏、胆道、胃、十二指肠)、下肢解剖(如股三角、坐骨神经、大隐静脉)、手部解剖(重点掌握几个间隙),头部解剖(重点掌握几个重要层面的断层)。

关于解剖学的内容暂时谈这么多,希望对学医的人有所帮助!

组织学与胚胎学:

这门学科是以后病理学的基础,我的老师说过一句话:“只有掌握了正常的,才能认识和发现异常的!”

因此,这门学科也是有它重要之处!其实组织学就是一个微观的解剖学,从显微镜下认识人体的结构,从其结构特点,又可以推出其相应的功能!总的感觉,这门课程的知识点比较散乱,也不好划出什么重点,考试的时候也是东一句、西一句的!

学习的时候,要重视总论的学习,尤其是注意一些概括性的文字,往往会成为考试的出题点!并不是说总论在考试的时候占的分数很多,而是说,掌握了总论,也就是掌握了一个总纲,在学习各论的时候便于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每看完一章节的书,最好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是什么?有哪些结构特点是这个系统所特有的?系统中各个器官和结构有哪些逐渐变化的特点(如支气管和消化道)?这样不但记忆起来方便,而且便于对比,最好能自己总结一些表格来帮助记忆,考试很多内容都是出在这些地方!

还有,就是要重视实验课,课上一般都是看切片,课前老师也会讲一些注意的事项和需要重点观察的结构,要引起重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切片一般都是同一脏器连续切下来的,有时候一些结构可能在你的片子上没有,你应该多和同学交流,看一下他们的片子(有的片子也有染色的一些问题,也许你能认出自己的片子上的结构,在别人的片子上就不一定认得,所以要多看几张片子!)如果看到了什么结构,你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让他们也多看,下次你同学找到了什么结构也会叫你看的!

另外,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老师,有时候你自己觉得是这个结构,也许实际上不是的,让老师替你把关!关于胚胎学,没什么特别要说的,主要就是掌握一些畸形的发生缺陷,知道最易产生胚胎畸形的时期,掌握不同结构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再有就是多看模型,多请教!相信你可以学的好的!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这门课堪称我们学校的四大名补之一,每年都有好多校友残败在它手下,为学校的生化教研室奉送了大量的补考费,可见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啊!而且这门课,也是考研的重要一科,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取得胜利!

学习生化,我(作者)是下了一些“苦工夫”的,因为怕挂掉,所以考前把书看了4遍!话说回来,我学生化的时候,平时也没怎么看书,基本是考前突击的!因为我知道,像这么抽象的课程,按照我这个记忆水平即使平时看了书,到时候不下工夫复习,一样是什么都不记得的!

所以,我利用考前的2个星期突击了一把,感觉效果还可以!我看第一遍书的时候,是把书都通看了一下(不过没有讲的我没有看),掌握了基本的内容,在看书的过程中,写出一些简要的提纲,我还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后面叙述)一边念,一边抄,然后再背着默写一遍,晚上睡觉前反复回忆,结果做梦都是这些东西。第二、三遍主要就是根据这些提纲来回忆、复习,忘记的就再看书,不要怕重复,只有这样才记的牢靠!最后一遍书主要是看一下课本,把专业英文单词看了一下,整理一下思路!

下面就是根据我复习的经验总结的一些重点:三大物质的代谢以及相互转化,这可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掌握(尤其是三羧酸循环)!

再有就是呼吸链、以及胆色素的代谢!其他的就是掌握一些蛋白质、DNA和酶的一些基本知识!分子生物学的内容主要是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的过程一定要掌握,考试的主要分数都是出在这里!

生理学:

在基础课里面,生理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医学课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基础课、桥梁课、临床课,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生理学是介于基础课与桥梁课之间的一种课程,是为那些桥梁课打基础的,如果生理学不好的话,比如药理、病理生理学的一些内容很难理解。不是说学不会,只是理解起来要吃力一些!

生理学的学习一般分为2部分,理论和动物实验!实验课上可以验证一些书本上的理论,加深印象!因为书本上的内容很多,老师上课的时候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实验课上老师会讲一些实验的相关理论,注意,这些往往就是考试的重点!

这里面循环系统的实验比较多,可以顺便练习一下操作技术,如气管插管、颈动脉插管等等。由此可见,循环系统也是考试中占比重较大的部分。此外,比较重要的知识有细胞膜电位(以后学习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时候方便理解)、兴奋-收缩耦联、能量与代谢、肺通气的基本概念,神经系统也是主要掌握一些概念,内分泌系统主要掌握一些调节轴的调节机制。

其中值得提出的是泌尿系统,尤其是尿液的浓缩和稀释以及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这2节是难点,我当时学的时候看了好多遍书、又问老师才弄懂,这对于以后学习病理生理学中“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一章有帮助理解的作用,希望能引起重视!

病理学:

到了病理学,就是进入桥梁课阶段啦,前面有了组织学的基础准备知识,相信学起来应该不会吃力才对!其实,即使你前面没有学好,也没有关系,理解起来也不会有太多的阻碍!要对自己有信心!

首先要了解病理学主要学习目标,即掌握一些常见疾病的病变特点,包括大体的改变和镜下得改变,通过这些改变可以推断出疾病有哪些临床表现以及相应得治疗原则(当然这最后一点是临床课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了解了这些,考试、复习就不会“跑偏”,就容易抓主重点!

《病理学》教材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总论和每个系统疾病的各论。我认为总论部分是相当重要的,它主要涉及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所以对于总论里面所涉及得概念一定要读懂、吃透。各论部分虽然篇幅多,只要理解了总论的内容,学起来还是会很轻松的!

通过学习病理学,“名词解释”是很重要的!虽然考试中这种题型占的分数不多,但其他知识都是从这些名词中衍生出来的,建议大家引起重视!

病理学的教学也分为两部分:理论和实验课。实验课主要就是看大体标本和切片,都是非常典型的病例。很多标本看过之后会终身难忘的!这对于复习也很有帮助!

看片子的时候,如果你理论不是很熟悉,也可以带一本组织学图谱,经过对照,比较容易发现异常(但有的老师不提倡这么做,说是会减少看病理切片的时间。反正各有利弊吧!)!至于理论部分,不需要我多说了吧?值得注意的是,要学会描述一些特殊病变的镜下改变(如巧克力囊肿、结核肉芽肿等),对于考试中做一些综合性质得大题有很大帮助!

总结一下:教材中后面带有英文名称的名词是肯定要掌握的,其中《肿瘤》和《炎症》两章是要重点看的,因为各系统疾病还是以炎症和肿瘤多见!此外,要特别注意书中提到的具有描述和比喻性质的概念(包括其发生机制),如槟榔肝、巧克力囊肿等,考试的时候经常出现!各论就是掌握一些疾病得特殊病变,以及一些疾病的演变和转归过程!

特别要提出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发散思维,这是最近几年病理学的考试趋势(考死知识的比重少了很多)。举三个例子:1、如果一个病人出现一个颈部肿块,你考虑哪些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怎样的?2、试总结一下你所学过得肉芽肿有哪些?描述其镜下改变?3、给一个肺心病的临床病例,让你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一下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例变化?

药理学:

这门学科给人的感觉就是2个字:枯燥!说真的病理、药理、病生放在一个学期学,确实比较郁闷,那个学期会很忙,如果平时没看书,只是靠最后1个月的时间的话,很容易顾此失彼!所以平时要看一下书,就拿药理学来说,我觉得至少要看上3遍书,才能有点感觉,除非各位对自己的记忆力相当自信。

和其他科目相比,药理的知识点最散,看第一遍书的时候根本摸不到头脑,觉得抓不住重点,好象什么都要看、都要背,其实不然,既然这门学科叫做药理学,那么重点在一个“理”字,其教学目的并不是要让你记住所有的药物,而是要掌握这一类药的共同特点!

书上每类别的药物都会给出一个代表药,通过这个药物来让你认识这一类的药物,因此,只需要掌握这些代表药物就基本掌握了药理学的重点。这样这本书就薄了很多吧?至于其他药物,一般只要知道它属于哪一类就可以了。幸运的是,药物的命名往往有一定的规律,其后缀往往相同!(如普奈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等)这样可以方便我们记忆!至于一类药物中各个药物的细微差别,那到了临床实习、工作再掌握也不迟!

《药理学》教材也可以分为总论和各论2部分!总论里面还是以掌握基本概念为主,其中又以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中的药物消除动力学最重要!

虽然这对后面的理解影响不太大,但是这里有很多考点,所以还是应该重视一下!在各论里面,要重点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代表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那些条目明确的总结性质的药理作用要仔细看!)其实有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也是要清楚的(如各类利尿药物分别作用于肾脏哪一部位,应用时要注意什么?),这里还会涉及到一些生理学的基础知识,不懂的话可以复习一下!

下面分几部分介绍一下各论:

a、神经系统药物:这一部分有一章概论,比较重要,最好能熟悉那个表格,就是说要掌握各种受体的分布,以及激动或抑制该种受体会产生那些药理作用!弄懂这些,这部分的内容就会很容易记忆!(如果开始死记容易记混,那就等学完这部分,把书看过后,用这个表格做复习提纲,很有效果!)

b、镇痛药:以吗啡为代表,药理作用很重要,同时要掌握副作用及中毒的表现!

c、解热镇痛抗炎药:以阿斯匹林为代表,掌握其药理作用!这是个很经典的药物,所以考试的时候比较受老师偏爱

d、心血管系统药物:是药理学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书上的章节也有重叠的地方!书上提到的有的药物,临床上现在已经不常用了,有时候为了说明药理机制,还是以其为代表介绍!重点掌握下面的药物:钙拮抗药、强心甙、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ACEI)、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利尿药及脱水药、β受体阻断药。

e、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单独提出来,因为它重要,不仅仅是考试,而且在临床上也应用广泛(特别是糖皮质激素),所以一定要掌握好!其药理作用往往会以大题的形式出现,而且连考了好多次!

f、抗菌药物:药理学中的又一重要方面,临床亦应用广泛!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抗菌机制、副作用,以及一些疾病首选什么抗生素!

g、其他:即没有提到的章节,一般考试分数很少,如果复习没有时间的话,还是重点掌握前面的重点章节吧!

关于药理学实验课,可以巩固上课所学知识,学校安排了实验,说明这类药比较重要!

病理生理学:

这门学科确实有难度,虽然课本看上去很薄,但是往往一段话可以让你推敲很久!而且这门学科称的上是名“补”,每年挂的人都有很多!其实这门课和临床是有很大关联的!一些疾病,如果我们掌握了其病理生理改变,就可以推出临床表现,而且很多病因不清楚的疾病,很多都是根据其病理生理改变来处理的!所以要想当一个好医生,这门学科要更加重视!

既然这门课这么重要,那么应该怎么学习呢?很多同学都说看书觉得很烦,有时候看了半天还觉得不太明白,所以我(作者)选择了一个不同的学习方法:先看参考书(强烈推荐科技出版社的那本),那上面总结的很好,把很多病理生理改变都以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一目了然,而且通俗易懂。课前或是上课后,先把参考书看一遍,对主要知识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看教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理解起来也会少很多障碍!有时候和看图说话差不多。

另外,学好病理生理学,上课是关键!其实每堂课的容量是很大的,这时候记笔记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要听懂,听懂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这门课是要以理解为主。如果你理解了,就算隔了一段时间不看,也很容易回忆的!如果上课没听懂,课下一定要及时问,最好问老师,力求当天消化,否则后面不好学!

此外,做题目也不要忽视,因为病生的考试题目是比较活的,你看过书以后可能认为已经理解了,可是做题不一定很得心应手,所以应该注重练习!

还有,这门课程里会需要一些生理学的准备知识,没有这些知识,一些新的东西理解起来有困难。如果不记得了要勤翻书复习,因为在《病理生理学》教材里,很少会帮你复习生理的东西!

实验课上,会做一些重要的实验(如休克实验),这些对于理解知识也是很重要的,要重视起来!

关于重点章节,我认为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休克、心衰、呼衰、肾衰这几章最重要。尤其是前2者既是病理生理学的基础知识,也是临床中的重点内容!后面的3个“衰竭”,也容易出大题!值得一提的是,要学会血气分析的方法,考试中大题里会有计算的!至于其他的章节,不是特别重点,还是那句话,掌握基本概念吧!

福利

后台私信回复『讨论』

即可获取医学教育网卫生资格/护士考试考后讨论区链接

下面这些小伙伴都来一起学习了,就差你了?

医学教育网官方账号,第一时间发布考试报名、政策、考试时间、成绩等动态,分享考试复习经验、复习技巧、考试重点等信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rmyc.com/jbzl/3442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