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预后

刺络放血疗法配穴原则

配穴原则刺血疗法的临床指导

刺络放血疗法的施术部位主要有血络、阳性反应点、病灶及穴位。血络指肉眼能够看到的深部或浅部血络,如头面、舌下、腘窝、肘窝、腰背、耳背等处显露的静脉。阳性反应点指丘疹、结节状物、暗红点、压敏点等处。病灶指疮毒疖肿、皮肤病的皮损区、瘰疬、腱鞘囊肿、蛇虫咬伤等处。穴位常取血络比较丰富部位的腧穴、经外奇穴及阿是穴等。要注意刺络放血的腧穴的选穴特点及配穴特点。

01选穴原则

本法是经络学说在刺络放血疗法中的具体应用。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刺少商、鱼际、商阳。选取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处血络,来治疗头面五官、脏腑之疾病等。

根据传统穴位的近治作用,身体某部位发生病变,可以选取病变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有关穴位来治疗。如《疮疡全书》治丹毒,用“三棱针刺毒上二三十针”,即为直接于病灶处刺络放血。现代针灸临床常用于丹毒、带状疱疹、软组织损伤、牛皮癣、急性乳腺炎等的刺络放血治疗。

主要是根据疾病的性质,按脏腑经络辨证选用穴位。例如肺实热证取尺泽、少商放血,目赤肿痛取太冲放血等。

本法是针对某些疾病的症状来选用一定的穴位,如腰痛取委中,头痛取太阳,痛经取三阴交,高热取大椎、耳尖,脱肛取长强、承

02配穴原则

本法是以经络循行的理论为指导而进行的一种配穴方法,分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和同名经配穴。

1.本经配穴

即病在何经,就取何经穴位放血。一般是在病变的经脉局部和邻近部位,远离病变局部的本经穴位,即“三部篇

配穴法”。

2.表里经配穴

即某一脏腑、经脉有病,除选取本经脉的腧穴外,同时配以表里经有关腧穴刺络放血治疗。

3.同名经配穴

即在同名经同气相求理论的指导下,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如治疗牙痛、面瘫、阳明头痛,以手足阳明经的曲池、内庭相配刺络放血治疗。

本法分为前后配穴、左右配穴和上下配穴。

1.前后配穴

又称为“腹背阴阳配穴”之法,是以身体前后部位所

在腧穴相互配伍的方法。如膻中、天宗刺络放血治疗急性乳腺炎,可起到“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作用,以达到协调阴阳的作用。

2.左右配穴

即为“缪刺”之法,是针对络脉病变而采用“病在左则刺其右、病在右则刺其左”的交叉取穴刺络放血方法。

3.上下配穴

上指腰部以上,下指腰部以下。临床上将《灵枢·终始》所说的“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综合运用,即为上下配穴。例如风火牙痛,上取合谷,下配内庭。

某些有特殊功效的配穴组方刺络放血,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如大椎、合谷、曲池刺络放血退热,委中、阿是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皆为历代医家根据临床经验总结的有效功能配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rmyc.com/jbzl/3445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