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并发症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预后

乳腺囊性增生病这病要紧吗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妇女最普通、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其发病率约占育龄期妇女50~60%。实际上它既非炎症也不属于肿瘤,是一种良性疾病。此病的发生主要与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特别是卵巢功能失调导致乳腺组织中腺体末端乳管扩张,腺泡及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或囊性变,并伴有淋巴细胞浸润。

长期以来各家对本病的认识颇不一致,因此对其命名繁多,如囊性乳腺病、乳腺纤维囊性病、乳腺囊性腺病、痛性乳腺、囊肿性脱皮性上皮增生病等。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肿瘤组织将其分为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乳痛症)、乳腺腺病、乳腺囊性增生病。各种病变,既可以是本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又可彼此共存。

一、病因

1.内分泌失调

乳腺增生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乳腺增生的发生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直接关系。紊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孕激素分泌正常而雌激素分泌过多,叫做“雌激素绝对过剩”,另一种是雌激素分泌正常,而孕激素分泌相对不足,叫做“雌激素相对过剩”。乳腺组织长期受到雌激素刺激,致乳腺实质增生,末梢导管不规则出芽,上皮增生,而且引起小管扩张和囊肿形成便可引起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导致乳腺组织结构发生紊乱。

2.传统医学辨证观点

近几年来传统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研究较多,中医学从辨证论治研究观点认为:乳房与肝肾两经的关系最密切。乳腺病为肝郁气滞证致乳腺的内环境失调,使气血运行不畅,蕴结于乳房致乳中凝结成块,导致乳腺增生。

3.其他因素

乳腺增生与病人性格抑郁、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内向、受过重大精神创伤等因素有着一定关系。此外,脑力劳动者患有乳腺增生的发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而且这些不良因素还会加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症状。

二、临床症状

1、乳腺疼痛

由于个体的差异和病变所处的阶段不同,以及病变的轻重程度不一样,乳腺疼痛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其特点是,早期的增生,疼痛是主要症状,增生的程度越轻,疼痛越明显,并且有周期性,尤其是在月经前期疼痛加重或疼痛开始于月经前,随着增生程度的加重,疼痛逐渐不明显,也失去了原来的周期性。中晚期的乳腺增生主要以发现“肿块”就诊。

2、乳腺内肿块

本病的历程较长,发展缓慢,乳内肿块具有多发性,可见于一侧乳腺内,也可两侧乳腺内同时在。可局限于乳腺的一部分,也可分散于整个乳腺内。可触及呈结节状的肿块,其大小不一,质地稍硬,与周边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和深部组织无粘连,推之可动,早期的增生块,月经后可能有缩小,腋下淋巴结可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光滑柔软,有时疼痛。

3、乳头溢液

在乳腺疼痛和发现有肿块的同时,部分病人还伴有乳头溢液,为淡黄色浆液样。

三、 诊断

一般的乳腺增生通过有经验的专科医师触诊基本上都能确诊,确诊率为90%以上,如有怀疑可做以下检查:

1、 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

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可观察到小于0.1毫米的微小钙化点,诊断准确性可达90%以上,可以比较准确地鉴别出乳腺的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具有简单、可靠、无创、痛苦相对较小、适于对大乳房和脂肪型乳房的检查等优点。

2、 乳腺彩色超声检查

彩色超声检查乳腺病变情况是一种快速、直接、简单的方法,具有无放射线辐射和实时动态等优点。彩色超声检查对乳腺脓肿、囊肿及囊性增生症的诊断具有优势。

3、乳腺CT及核磁检查

CT射线放射剂量高于乳腺钼靶机。乳腺核磁检查敏感性很高,特异性中等。但乳腺CT及核磁检查费用较高,目前还不是常规检查方法。

4、 乳腺的病理学诊断

对各种检查筛查后高度怀疑恶性病变者或手术治疗患者可进行活组织切片检查。

准确诊断乳腺增生病,对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凡是乳房疼痛的患者,临床上必须严格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必须提醒各位医生女性乳腺在月经前出现的周期性的轻度疼痛,大多属于正常的生理性改变。所以对那些疼痛仅出现在月经前2天以内者,程度较轻,而在月经过后又能迅速缓解者,不能单纯作出“乳腺增生病”的诊断。只有在月经前出现较剧烈的乳房疼痛,月经后又不能获得明显的缓解,并且在乳房内出现的小结节和“肿块”,月经过后无明显的缩小软化等情况,乳腺增生病的诊断才能成立。

四、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向病人讲清本病的性质属一种良性病变,而且有一定的自限性,以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多数患者可不需任何治疗。患者不必过分紧张,日常生活中做到情绪调节,生活调节,饮食调节三并重,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保持生活规律,注意适当休息,解除烦恼和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等,尤其要多吃海带,紫菜类富有含碘食物,少吃刺激、油腻的食物,这些摄生方法有助于症状的缓解,必要时可口服止痛药或对症治治疗

(二)、 药物治疗

1、碘制剂治疗

碘制剂有碘化剂或复方碘溶液,用碘制剂可改善患者的乳痛症状。其作用机制是碘剂作用于垂体前叶,使其产生黄体素,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恢复卵巢正常功能,缓解乳腺所受雌激素的刺激增生作用,但用药时间不宜太长,以免造成体内激素紊乱,还可影响甲状腺功能、常用5%碘化钾10ml,每日3次,口服。

2、激素治疗

一般主张不宜长期常规使用,因为如用之不当可产生体内激素平衡紊乱,只有其他疗法无效时,或患者疼痛症状较重时,才可慎重应用。

(1)、雄激素疗法:①甲基睾丸素,每次5mg,每日2—3次,口服。每月总剂量不应超过mg,长期应用可引起女性患者男性化等不良反应。②丙酸睾丸酮,每日25mg,肌内注射,共3-4d,如超量或长期应用,也可引起与甲基睾丸素相同的不良反应,③丹那唑(Danazol),每次-mg,每日2—3次,口服。

(2)、三苯氧胺 为合成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竞争性地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阻断过高含量的雌激素对乳腺增生作用。可按周期给药,在月经后2—5d开始口服三苯氧胺,每次10mg,每日2次,共用药15—20d。三苯氧胺的不良反应是月经紊乱、白带异常,并可能提高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且疗程结束后部分患者乳腺疼痛和结节复发。因此对适应症的选择、剂量和疗程,应进一步研究。

(3)、溴隐亭 近年来研究认为乳腺增生症的病因与血清内泌乳素增多有密切关系。溴隐亭是一种血清泌乳素的抑制剂,它是多巴胺受体的长效激活剂,通过它作用于垂体泌乳细胞多巴胺受体释放多巴胺来抑制泌乳细胞合成及释放泌乳素:给药方法:采用周期给药,即月经来潮的第11~第13日,每日服溴隐亭1.25mg,自第14日至下次月经来潮时,服用1.25mg,每日2次。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本药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头晕等症状,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应引起注。

3、维生素药物

(1)、维生素A:可促进无活性的过氧雄稀酮及孕稀酮转变成有活性雄稀酮和孕酮。后两者有拮抗雌激素作用。常用量为每次2—5万u,每日3次,口服。每次月经结束后连用2周,如大剂量久服,可引起食欲不振、腹泻、四肢疼痛、肝脏增大、嗜睡、呕吐等不良反应。

(2)、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可抑制细胞间变,调节卵巢功能,使血清黄体酮/雌二醇比值上升,使成熟卵泡增多,黄体细胞增大,并抑制孕酮氧化,增加了孕酮的作用,从而纠正体内分泌紊乱。常用量为每次mg,每日3次,口服,连用3个月。其优点无不良反应,价格低廉。

(3)、维生素B6:主要参与蛋白质及氨基酸的代谢。维生素B6缺乏可引起经前紧张雌激素过剩。本药对调节性激素平衡有一定作用。每次20mg.每日3次口服。

4、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学通过疏肝理气、调和冲任、活血化瘀治疗乳腺增生。按疏肝理气止痛原则,给予中成药如乳癖消片、乳结消颗粒、乳康片等治疗,或给予以汤药煎服。还可采用中药乳罩及乳结消贴膏外用。

5、手术治疗

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疗效不明显,肿块增多、增大、质地坚实。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见导管上皮细胞增生活跃,并有不典型增生,年龄在40岁以上,有乳癌家族史者,宜选择手术治疗。其目的是明确诊断,避免乳癌漏诊和延误诊断,并可达到治疗目的。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rmyc.com/jbzl/5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