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涂片那些事儿
什么是巴氏涂片?
巴氏涂片,英文名PapSmear,也叫宫颈涂片,和TCT等液基细胞学检查同属于宫颈细胞学检查方法。
巴氏涂片是指用小刮板从子宫颈部取少量的脱落细胞,涂在玻璃片上,经过染色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异常。通过简单的宫颈涂片,医生可以侦测到子宫颈细胞微小的极早期变化,使致命的癌症在还没真正发生之前就被狙击了。
自年巴氏涂片在临床应用以来,在开展宫颈癌筛查比较早的国家和地区,宫颈癌病发病率下降了70%-90%。
巴氏结果怎么看?巴氏I级:正常。只需每3年继续定期检查。
巴氏II级:一般属良性改变或炎症。应该积极寻找炎症原因,并接受抗炎治疗,巴氏涂片IIb级建议阴道镜检查。
巴氏III级:可疑癌。必须重新做一次子宫颈刮片检查,必要时做宫颈病理切片检查。
巴氏IV级:高度可疑癌。必须做宫颈病理切片检查证实。
巴氏V级:癌。必须做宫颈病理切片检查,以观察癌细胞的侵犯程度。
听说现在不做巴氏涂片,都做TCT检查了,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巴氏涂片价格便宜,便于普查,但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标本,细胞堆积在一起,不便于观察。
多项研究证明,传统的巴氏涂片相较于TCT而言,诊断的准确率低,有相当高的漏诊率。(想想在显微镜下面看到细胞们堆积在一起,就觉得准确地分析细胞形态变得很纠结呢)。
随着宫颈癌筛查技术的改进,TCT(薄层液基细胞技术)应运而生。获得的图片优质、清晰,便于诊断。虽然TCT在临床使用只有二十年的历史,但巴氏涂片已基本上被TCT取代。
小结
宫颈涂片是预防子宫颈癌非常重要的手段哦~
是否需要做宫颈涂片要根据个人情况仔细判断呢(悄悄说,年龄和子宫情况都很关键呢!)
巴氏涂片和TCT虽然都是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但在工具、操作、检查项目等方面还是有诸多不同的。但临床上我们已经采用TCT来代替巴氏涂片啦~~
原创声明
本文系“守护女性宫颈健康”原创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