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置换了新的关节后,我终于又可以重新走路了”“感谢您,手术后关节再也不疼了,可以爬楼了”“变形的膝关节直了,没想到还长高了一公分”……山医院医院(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马亮总能收获患者的感谢话语。在这些来自各地的患者眼中,他是希望的寄托,是能让患者“收获新关节,提升生活质量”的医者。
深耕医学谱写新篇
“关节疾病的患者不仅要承受疼痛的折磨,还面临下肢变形和关节活动度的减小,甚至存在致残的风险。”作为医生,马亮扎根临床17年,埋首于骨关节方面研究,在髋膝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等关节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次帮助重度骨关节患者康复,重获活动能力。
近日,马亮带领骨伤科顺利为一例复杂的髋关节炎完成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手术耗时40余分钟。患者是57岁的孙某,自述双髋部疼痛10余年,无法行走已4年多,慕名来到山医院医院就诊。马亮接诊后,对患者进行了认真查体和阅片,诊断为双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髋关节疼痛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手术。为了帮助患者解决病痛,马亮第一时间组织科室讨论,进行了术前规划,制定了术中预案,为患者及时进行了手术。
“这个病人病史较长,髋臼增生严重,伴有重度骨质疏松,术中有骨折、不等长、臼底显露的风险和难题,病情相对复杂。但我们术前有充分的评估和规划,术中有技术,术后有康复,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马亮带领团队最终顺利完成该例高难度手术,医院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医院的缘分,医院与山医院建立合作开始说起。随着两院各项合作的不断深入,马亮等山医院顶医院。马亮勇挑重担,在主要院领导支持下,发挥专业优势,率先将骨科作为合作共建的模板科室进行了打造,将骨关医院特色重点专科。
不管工作再累再忙,马亮仍会花大量时间工作在临床一线,包括定期组织阅片和病例讨论会,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理念(ERAS)的临床推广,关节置换手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培训、围手术期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等一系列“组合拳”,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手术量、内涵质量和人才培养。同时马亮带领骨伤科半年内开展了膝关节人工单髁置换、无止血带的全膝关节置换、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全内重建、关节镜下微创切除腘窝囊肿、Wagner股骨柄治疗粗隆间骨折等6项新技术新项目,医院关节外科达到了省内一流水平,让我市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省级医疗服务。
技术精湛更有温度
“作为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只有深爱这份职业,才能在医生这个岗位上做得更好。”马亮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医者,通过临床手术实践潜心研究,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医术精益求精,带领团队攻克医学难题,帮助众多患者重获新关节;他也是仁者,从医以来一直待患者如亲人、如朋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做一名有温度、技艺精湛的医生,治病救人是职责,对患者负责是使命。”对慕名前来的患者,马亮一定亲自为其手术,决不辜负患者的信任。患者提到他,都竖起大拇指:“马院长每天早晨来查房时总耐心询问我的感受,仔细听我把话说完,及时跟我们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并再三嘱咐我们注意事项,一家人都信任他!”同事提到他,都不禁赞叹他工作起来是“拼命三郎”,一天“泡”在手术室里“精雕细刻”:“马院长为人干净利落、认真负责,在他心中,患者永远是第一位的。”“手术成功后,实实在在地帮助到患者,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我都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马亮告诉记者。
日常工作中,马亮谈得最多的就是“服务”二字,他说,有温度的医生,是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温暖,与患者共情。马亮注重推广新理念,传授新技术,会亲自组织骨伤科医生学习前沿技术和理念,在院内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团队医疗技术水平。每次病例讨论时,他都要让在场医生阐述手术思路,给出解决方案,对遇到的疑难重症和典型病例,开展疑难病例阅片示教活动,讨论分析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共同研究提出改进方案等,日复一日,医院骨伤科擦亮了“金字招牌”,患者就医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借智提升跨越发展
多年来,马亮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研究每一个手术病例,紧跟医疗技术发展趋势,不仅外出学习“取经”,不断精进自己的医术,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定期开展规范标准化培训,精细化管理科室团队,善用传统中医手段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如中药泡脚、耳穴压豆、脐疗等,还引进山医院的中药自制剂,中西医结合促进快速康复。据了解,医院与山医院签署了《医疗机构院内制剂调剂使用协议》,62种涉及所有相关学科的中药自制剂已进入医院药房,并纳入东营市医保及油田医保范畴。这些中药自制剂组方配伍均是来源于省中医名中医药专家经方验方,经过几十年的临床验证,实验课题的研究论证,效果显著。其中,伸筋片、骨宝胶囊、接骨片、苍膝通痹胶囊、活血止痛熏洗剂等骨伤系统疾病用药已在医院临床使用,深受患者欢迎。
“科室要持续突破向前,必不可少的就是不断加强学习,注重增进同仁之间的交流。”近日,黄河三角洲关节论坛暨山东省第四次关节外科沙龙在东营举行,由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主办、山医院医院(医院)和山东第一医院合作协办。该会议的顺利举行离不开马亮的倾心付出,他全程参与,带领团队联系邀请我市所属县、医院关节外科同道80多人参加,邀请来自滨州、潍坊、淄博等地市的省内知名专家进行了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并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与互动,医院骨伤科的高质量持续发展。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正是有许多像马亮这样有“温度”的医生,才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展望未来,马亮说,他将不忘初心,坚持做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好医生。
专家简介
马亮,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山医院医院(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山医院关节骨科副主任,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育项目学科带头人,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多年来,在髋、膝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等关节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髋、膝人工关节置换及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成形缝合等手术。主持多项国家和省级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4批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8批面上资助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多篇;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学组委员。
坐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坐诊地点:医院门诊一楼骨科专家门诊
(记者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