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
一、病例1,女,24岁,因腹痛2天入院。
二、病例2,女,26岁,发现盆腔包块20天,突发下腹痛1天。20天前彩超诊断为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
6、知识点链接
卵巢巧克力囊肿,又称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发生于单侧或者双侧卵巢,常常合并子宫腺肌症。大部分发生于育龄期妇女,26-40岁多见。20%无症状,多数表现为继发性渐进性痛经,也可表现为月经失调、不孕等。
卵巢巧克力囊肿由于囊壁质脆且缺乏弹性,异位内膜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发生出血,囊腔内储血量增多,囊内压力增高,导致破裂。若破口较大,囊内容物流入腹腔,可引起严重的腹膜刺激征。
临床表现为:经期或近经期突发急性剧烈腹痛;腹膜刺激征阳性;无停经史,部分患者有不孕史;CA升高;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出粘稠的咖啡色液体是可靠依据;血、尿HCG阴性;彩超或CT提示附件区或子宫旁包块,腹腔及盆腔积液。如能询问出子宫内膜异位病史或查体时盆壁触及触痛结节,应首先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由于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无特异性的声像图改变,临床上容易误诊,需要和急性阑尾炎、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相鉴别。
但结合腹痛病史、临床特点及超声表现,不难诊断。
典型超声图像及诊断要点:子宫旁或附件区探及混合回声包块:边界清;形态不规则;囊壁毛糙或稍增厚;内部回声紊乱,以稠液性暗区为主;后方回声增强;盆腔或腹腔内积液,液体内可见密集的点状弱回声;急性腹痛;血、尿HCG阴性;有子宫内膜异位病史或卵巢巧克力囊肿病史。阴道后穹窿穿刺可见少量不凝的巧克力样液体。
卵巢巧克力囊肿一经诊断,应立即手术治疗。相关文章阅读:年1月4日卵巢巧克力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