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及亚太地区微创妇科肿瘤协会(CA-AMIGO)、四川省抗癌协会主办,医院、研究所/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协办的首届妇科肿瘤学天府论坛暨第七届中国及亚太地区微创妇科肿瘤协会(CA-AMIGO)会议暨年四川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今日在中国成都大鼎戴斯大酒店落下帷幕。
张震宇教授:盆腔术后静脉栓塞症发病特点与预防
首都医院张震宇教授带来了“盆腔术后静脉栓塞症发病特点与预防”的讲座。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西方妇科盆腔手术后LDVT发病率为11-29%,我国LDVT发病率仅为0.5%-1.31%。目前文献有可能不能反映我国妇科术后DVT发生真实情况。张震宇教授研究团队就DVT发病率做了前瞻性研究,发现例研究对象中发生血栓57例,妇科盆腔手术后DVT的发生率高达9.6%。我国相当一部分妇科术后DVT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对于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方法,张震宇教授推荐妇科盆腔术后48小时内常规查D-Dimer,若D-Dimer阳性,则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必要时做静脉造影。且DVT患者出现高比例PE,约40-50%。可根据中国妇女妇科盆腔手术后DVT预测模型来评估DVT风险。机械及药物手段可有效预防术后LDVT形成。减少手术后血栓栓塞症的危害重在预防。
黄薇教授:卵巢巧克力囊肿手术中卵巢的保护
医院黄薇教授带来了“卵巢巧克力囊肿手术中卵巢的保护”的讲座。卵巢功能储备能力的评估有多种,AMH是常用可靠指标。卵巢巧克力囊肿周围的卵巢组织存在氧化应激反应。<4cm的巧囊,患侧卵巢的皮质卵泡密度低于正常侧,患侧卵巢出现纤维化,而对侧正常。卵巢巧囊本身存在卵巢功能的下降。手术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有效方法,但手术对卵巢功能有不利影响。术前应充分评估,术中强调解剖层次清晰、减少卵巢组织的丢失、避免电凝和对卵巢血供的影响。术者应该由有腹腔镜手术和巧囊手术经验的医师担任。
冷金花教授:深部内异症手术的输尿管解剖及并发症预防
医院冷金花教授带来了“深部内异症手术的输尿管解剖及并发症预防”的讲座,她指出深部浸润内异症(DIE)指浸润深度≥5mm的内异症病变。查体诊断DIE的准确性可高达90%。DIE时,后盆腔的粘连可能造成输尿管正常解剖结构发生变化,输尿管纤维粘连受压迫或输尿管肌层受累,造成梗阻和积水。特殊部位的DIE需充分评估,如可通过超声波/CTU评估输尿管梗阻的程度。手术是内异症治疗的重要手段。DIE手术指征是症状严重包括疼痛或者压迫症状,合并不育或者卵巢内膜异位囊肿,以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由于DIE粘连严重、侵犯范围广、常合并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或者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病变特点,使得DIE手术难度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内异症手术前建议GnRha预处理,以减轻盆腔充血,减小病灶体积,改善贫血。术前充分肠道准备,必要时安置输尿管支架。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关键是盆腔解剖的恢复和重要解剖标志的认识。
段仙芝教授:宫腔镜应用的进展
首都医院段仙芝教授带来了“宫腔镜应用的进展”的讲座。宫腔镜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本世纪的15年是宫腔镜在妇科应用的微创治疗时代。宫腔镜正由微创向无创过渡。宫腔镜检查的适应症拓宽。其他新进展包括在生殖医学中的功能被广泛接受,可协助诊治妊娠相关疾病,在计划生育方面的作用,手术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与其他微创手术联合应用,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的蓬勃发展,并发症的研究等方面。现有一种半软半硬诊断性电视宫腔镜,其直径3.8cm,类似纤维宫腔镜,尖端有弯曲功能,有利于镜体的直入和抵达目的地,其优质的图像如硬镜。应用此镜检查可不麻醉,不扩宫,可在门诊进行,容易、安全、有效。
薛翔教授:宫腔镜在子宫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探讨
西安医院薛翔教授带来了“宫腔镜在子宫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探讨”的讲座,他通过复习文献结合病例分析探讨了宫腔镜在中国内膜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问题。宫腔镜下定位活检对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的诊断中准确性较高。但宫腔镜不能完全代替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组织学检查。宫腔镜定位活检在确定肿瘤的分期(包括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时的准确性优于子宫内膜活检。与DC相比,宫腔镜不增加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的腹腔播散,不影响肿瘤的分级,也并不影响其预后。近年来,宫腔镜电切术结合口服孕激素治疗,被认为是早期子宫内膜癌和增生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仍需进一步大样本及长期随访的研究来评估宫腔镜在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
米鑫教授:腹腔镜手术多学科协作
医院医院/北京顺义区妇幼保健院米鑫教授带来了“腹腔镜手术多学科协作”的讲座。大约20年前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的概念从美国医疗界兴起。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所涉及的病种和治疗范围愈加广泛。针对跨学科的合并疾病,通过腹腔镜技术同时进行手术治疗成为一种需求。腹腔镜多学科联合及协作需要有完整的腹腔镜设备和所需器械,有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巧的医师及有相关疾病的治疗技能。腹腔镜多学科联合及协作的范围包括妇科合并外科疾病,妇科良性疾病如内异症,妇科手术并发症,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多学科联合及协作需严格掌握治疗原则,充分利用其优势,未来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广泛的临床应用。
王沂峰教授:妇科肿瘤精准外科治疗
医院王沂峰教授带来了“妇科肿瘤精准外科治疗”的讲座。精准医学(PrecisionMedicine)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发展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分子生物学是其三大要素。精确、个体化、准时、共享是其特征。妇科精准外科源于Hockel的全子宫系膜切除术(TMMR),前瞻性研究例早期宫颈癌行TMMR手术的患者,其术后无病生存率为93%,总生存率为96%。王沂峰教授从前哨淋巴结的染色标识及切除探讨了外阴癌及阴道癌的精准外科治疗。并从胚胎发育角度探索CIN精准手术的可行性。
石钢教授:宫腔镜在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作用
医院石钢教授带来了“宫腔镜在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作用”的讲座。子宫内膜癌目前年轻患者比例有增加趋势。年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多有不孕的病史,且病理类型及分化多较好,多无子宫外扩散,患者常有强烈保留生育功能的愿望。石钢教授通过对既往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病例资料的回顾分析,阐述了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可行性。其方法可选择保守性手术(宫腔镜治疗)+大剂量孕激素治疗或单纯应用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子宫内膜癌年轻患者,严格掌握适应症,密切随访,保守性宫腔镜手术即孕激素治疗有望达到妊娠分娩,必要时可借助辅助生殖技术。
王静教授:卵巢癌临床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南大学湘医院王静教授带来了“卵巢癌临床研究:现状及展望”的讲座。卵巢癌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基础生物学,预防和早期发现生物标记物,手术的创新,发展性疗法临床试验,健康服务研究生存及质量改进。王静教授对比了FIGO卵巢癌分期及FIGO分期的区别。使用ADNEX模型可能改善分类和治疗策略。安德森算法为卵巢癌患者提供个体化外科治疗方案。安德森算法<8分,则行初次细胞减灭术,≥8分,则行NACT+间期减瘤术。预防性双侧附件切除术(RRSO)可为BRCA/HBOC综合征患者提供有效的卵巢癌预防措施,但其实施流程还无共识与指南。化疗方法增加了合用药物,改进了用药方法。靶向治疗方面有帕唑帕尼和奥拉帕尼加入治疗方案。并有新的预测标志物不断发现以及耐药机制的研究成果。期待卵巢癌的治疗将会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
陆安伟教授:膀胱宫颈韧带的再认识
贵州省妇幼保健院陆安伟教授带来了“膀胱宫颈韧带的再认识”的讲座。宫颈癌根治术已有年的历史,年NCCN指南放弃原来采用的Piver分型,现采用QM分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III型)修改为C型。C型子宫切除术要求在膀胱水平切除膀胱子宫韧带。陆安伟教授从有关解剖学的“韧带”复习,大师们对“膀胱宫颈韧带”的争议,宫颈癌根治术中膀胱宫颈韧带的相关解剖三个方面探讨“膀胱宫颈韧带真的是韧带吗”这一问题。并提出讨论了输尿管隧道存在与否的问题,QM法处理膀胱宫颈韧带是否正确。
熊光武教授: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相关问题
重庆医院熊光武教授带来了“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相关问题”的讲座,他介绍了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SS)的适应症新标准及其相关问题。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FSS-RT不影响患者肿瘤预后。术前评估、NACT+RT有助于改善FSS成功率和安全性。自然受孕失败或不孕者,辅助生育技术可改善妊娠率。宫颈环扎有助于改善宫颈过短或薄弱者妊娠期和新生儿结局。Less-RadicalFSS(ST/Cone)对于肿瘤直径<2cm、SLN和PLN阴性的低危患者的初步的初步结果与VRT和ART相当、足月产率较高,肿瘤学安全性还需研究证实。肿瘤直径>2cm者NACT后RT失败率高达30%,需多中心合作研究证实其肿瘤安全性。SLNmaping用于FSS的安全性尚需进一步评估。
张勇教授:腹腔镜下妇科肿瘤手术副损伤处治策略
医院张勇教授带来了“腹腔镜下妇科肿瘤手术副损伤处治策略”的讲座。大部分经典的妇科开腹手术已被腹腔镜手术取代。手术刀是双刃剑,可以治疗疾病,同时可能带来手术副损伤。妇科肿瘤手术涉及危险区域多,手术创面大,手术时间长,导致手术副损伤发生率高。不出现并发症的外科医生是从来不做手术的医生。腹腔镜下主要的副损伤包括血管损伤、渗血及感染、泌尿系损伤、肠管损伤。张勇教授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了副损伤的应对策略分析,强调精细化解剖,将微创观念贯穿于手术全程,用最小的损伤换取最好的医疗效果。
张国楠教授:晚期卵巢癌耐药新机制及规避策略——TP53K突变和篡夺MyD88信号通路
医院张国楠教授带来了“晚期卵巢癌耐药新机制及规避策略——TP53K突变和篡夺MyD88信号通路”的讲座。如何达到满意的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一直是难点和热点问题。目前卵巢癌标准治疗模式有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DS)+6-8周期的化疗,和新辅助化疗(NACT)3-6个周期+间歇期肿瘤细胞减灭术(IDS)+术后化疗(NACT-IDS)。两种治疗模式生存期相近。化疗耐受或抵抗是卵巢癌复发、转移的始作俑者。NACT-IDS后铂类耐药率更高。TP53KN作为TP53促凋亡功能结构域的关键突变可能是导致卵巢癌铂类耐药发展和持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卵巢癌临床大样本证实了TLR-4/MyD88表达,且MyD88表达可作为卵巢癌独立预后判断指标。AO-I可阻断MyD88+卵巢癌的TLR-4/My88信号转导通路。如何把握NACT或PDS的指征,需要对患者的年龄、病理、分期和一般状况等多个方面考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建议术后检查是否存在TP53KN突变和是否有My88表达。
大会围绕“妇科肿瘤的微创化手术、个性化精准诊治、规范化综合治疗”的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百家争鸣,精彩纷呈,我们期待明年再聚。
陆安伟教授赋词一首,祝贺第一届天府论坛圆满落幕。
贺首届天府论坛召开临江仙微雨双飞蓉亦香
青梅煮酒草堂
箪食壶浆贺丰穰
武侯携工部
升庵伴文长
精裁细剪话微创
铁肩大鼎文章
望帝春心托期望
三星耀蜀汉
一楠冠锦江
摄影:刘伟
大会首日精彩回顾
大会第二日精彩回顾
本文为网站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点状白癜风发病要多久才能治愈北京白癜风医学研究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