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期作者:艾琳
发现最近咨询「子宫问题」的患者比较多哦~
记得去年,接待过一名来自四川42岁女性,有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大如拳头般,月经不停血崩,而且肿瘤指数爆表,曾流产两次,医院的医生直言怀孕难度非常高。我们医疗团队考虑到患者年龄问题,决定先取卵做胚胎冷冻,再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素促进剂」(GnRH促进剂)治疗5个月,子宫相对缩小,赶紧植入3颗胚胎,所幸顺利怀孕成功,自然产下1名男孩。
因此,就算患有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在治疗后还是可以成功怀孕的,但要趁早。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顾名思义就是子宫内膜组织不乖乖在子宫腔里面,反而跑到不该跑的地方去,比如说卵巢、骨盆腔、大肠、膀胱、甚至极少数会跑到肺里面。
(图源:微博用户)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经痛。
■如果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在膀胱,就可能会有血尿的症状;发生在大肠,可能月经来的时候会有血便;发生在肺部,会在月经的时候咳血。
虽然上面提到这3种情况是非常非常非常少见的,但是可以很清楚地让大家了解到,子宫内膜异位症会造成的问题,就是月经时在「非子宫腔里造成出血」。一般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异位到卵巢里面造成出血,卵巢会像气球一样被血灌满涨大变成血球,就是所谓的巧克力囊肿,或者称子宫内膜异位瘤。
所以每次月经来卵巢会胀痛,也因为如此会造成经痛。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工作与生活。
在知道原理以后,治疗就简单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切除所有的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但是要把每一个细胞完全切除,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一般来说会把重点放在「止痛」,如果药物治疗可以止痛,我们会建议用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无法压制经痛,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
一般用药的种类大致上有:
■非类固醇止痛药(NSAID)
■荷尔蒙调节剂
经痛的痛吃布洛芬效果会打折,医生大多会建议使用非类固醇止痛药(NSAID)。不过,非类固醇止痛药的种类繁多,止痛强度不一,需要跟医生沟通并尝试调整,看看哪一种药能有效果。
很多患者会害怕吃止痛药怕伤肾、伤肝、胃溃疡,其实只要好好跟医生配合找到适合的药物,在经痛的周期中使用是非常安全的。
再说,如果止痛药无效果就需要可虑换成荷尔蒙调节剂。这一大类的药物也是很多种,五花八门,有医保的、也有医保不报销的(自费),像地诺孕、唯散宁、双氯芬酸钠栓(塞肛门)、亮丙瑞林等等,只要能耐下心的跟医生一起调理,一般都能找到适合的药物。
药物治疗无效,有哪些手术方式?
但大家经常会问「医生,什么时候需要手术?」
原则上是药物治疗无效的时候,医生会考虑手术处理,但是,如果巧克力囊肿持续长大、影响怀孕、不孕、对NSAID过敏;子宫内膜异位影响到膀胱、大肠、甚至输尿管,造成血尿、血便、肾积水等,就需要即时手术处理了。
「标准的手术方法是腹腔镜手术」,现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已经不建议做开腹手术了。
因为开腹手术的视野不清楚,无法像腹腔镜的手术视野可以放大几倍,可以准确看到每个骨盆腔深处的病灶。
原则上,手术会尽量把子宫内膜异位组织都切干净,这样就可以缓解经痛了。然而在实际操作上会有一些困难。因为有一些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影响的范围广泛,很难做到广泛性的切除,而且这样的广泛性的切除,常常会伤害到解尿、解大便的神经,造成解尿与排尿困难。因此很多患者在手术后仍然需要一些荷尔蒙调节剂来控制(比如说避孕药)。
再说,有少部分的患者不是以经痛来表现,反而是出现单纯血尿、血便、肾水肿,像这种的叫做「深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医生会建议手术处理的,手术前会建议做核磁共振来找出深部的病灶,定位以后再做腹腔镜切除病灶,并同时修补受伤被影响的器官,比如说膀胱、大肠、输尿管。
子宫内膜异位症想怀孕,怎么治疗?
想怀孕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主要考虑年龄因素,如果是年轻患者,开刀确实有帮助,但如果是「巧克力囊肿」手术,有可能伤害卵巢,影响后续生育功能,建议术后尽快怀孕;至于年龄超过38岁,卵子质量、数量下降的情况,除非严重沾黏造成输卵管水肿或是评估卵巢的库存量还不错,医生不然建议不要开刀,直接人工生殖治疗。
总结
「子宫内膜异位症」并非不治之症,好好跟你的主诊医生讨论可以调整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因为医生会根据患者严重度、需求做出最好选择的。
声明:以上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医院。
点击在看,或者把